《山中杂兴 其四》 王冕

拄杖听鸣鸠,青山树色稠。
雨寒云不起,沙乱水交流。
对景堪垂涕,无为亦动愁。
疲民正无奈,谁解为君筹?
分类:

作者简介(王冕)

王冕头像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山中杂兴 其四》王冕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中杂兴 其四》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情景,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忧虑。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拄着拐杖倚在山中,聆听着鸣鸠的鸣叫,青山上的树木繁密葱茏。雨水寒冷而云朵不升起,沙土纷乱而水流交错。面对这美景,也让人禁不住流下了泪水,无所作为也引发了忧愁。疲惫的百姓正处于无奈之中,又有谁能为他们筹谋解困呢?

诗中以山中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绘鸣鸠、青山、雨水、沙土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山野的宁静景象。然而,诗人的思绪却不仅停留在自然景色上,他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衬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人以拄杖倚山,静静聆听鸣鸠的鸣叫,表现出一种寻求内心宁静和思考的意境。青山树色稠描绘了山中的茂密树木,给人以丰富和生机的感觉。雨寒云不起、沙乱水交流的描写,则表达了一种社会的动荡和困境,暗示了人民的疾苦和无助。

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色,不禁感到悲伤,流下了泪水。这种悲伤并非仅仅源于自然景色的美丽,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无奈。诗中的“无为亦动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困境的无力感和内心的痛楚。

最后两句“疲民正无奈,谁解为君筹?”则直接呼应了社会的问题和人民的困境。疲惫的百姓正处于无奈之中,而又有谁能为他们筹谋解困呢?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也透露出诗人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改革的呼唤。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交织描绘,诗人王冕在《山中杂兴 其四》中传递了对社会困境和人民疾苦的关注,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呼唤。这首诗以深沉的意境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中杂兴 其四》王冕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zá xìng qí sì
山中杂兴 其四

zhǔ zhàng tīng míng jiū, qīng shān shù sè chóu.
拄杖听鸣鸠,青山树色稠。
yǔ hán yún bù qǐ, shā luàn shuǐ jiāo liú.
雨寒云不起,沙乱水交流。
duì jǐng kān chuí tì, wú wéi yì dòng chóu.
对景堪垂涕,无为亦动愁。
pí mín zhèng wú nài, shuí jiě wèi jūn chóu?
疲民正无奈,谁解为君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中杂兴 其四》专题为您介绍山中杂兴 其四古诗,山中杂兴 其四王冕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