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刘克庄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扶杖追凉看稻花,
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
长作输租第一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人扶着拐杖追凉,欣赏着稻花的景象,不再烦恼于辛苦的农活。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回报国家的恩德,只能一直做着交租的苦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扶杖追凉和观赏稻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劳动的思考。老人扶杖追凉,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的享受。稻花是中国农田中常见的景象,它们随风摇曳,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稻花也象征着农田劳动的成果和农民的辛勤付出。

诗中的“不烦轧轧踏沟车”表达了老人不再为农田劳作而烦恼的心态。轧轧踏沟车是指农田中用来耕作的车辆,它们的声音常常伴随着农民的辛勤劳作。老人不再为这些辛苦的劳作而烦恼,而是享受着自己的晚年。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无法回报国家的遗憾。作者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老,无法再为国家做出贡献,只能一直做着交租的苦力。这种无法回报国家的遗憾和自责,使整首诗词更加深情而富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追凉和观赏稻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劳动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回报国家的遗憾和自责。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xǐ yǔ kǒu hào jiǔ shǒu chéng pān hóu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fú zhàng zhuī liáng kàn dào huā, bù fán yà yà tà gōu chē.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cán nián wú yǐ chóu gōng shàng, zhǎng zuò shū zū dì yī jiā.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专题为您介绍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古诗,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