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五言八首》 刘克庄

魏帝恩虽重,川灵礼自防。
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五言八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五言八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魏帝恩虽重,
川灵礼自防。
不曾簪美珥,
安有献明珰。

诗意:
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魏帝和川灵的称赞与批评。诗中提到魏帝虽然恩泽深重,但川灵却能自立自强地守礼仪,不为权势所动,没有沉迷于珍宝和华丽的装饰。诗人质疑魏帝是否能像川灵一样,真正将贡献献给明珰(即明主)。

赏析:
这首诗在表面上是对魏帝和川灵的比较,但实际上是对社会现象的批评。魏帝代表了权力和富贵,而川灵则代表了廉洁和自律。诗人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暗示了权力和财富对于个人的诱惑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冲击。

诗中的“美珥”指的是华丽的饰物,而“明珰”则代表了明主,即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君主。诗人用这两个词,象征着魏帝过于注重外部的繁华和虚荣,而忽略了真正的贡献和德行。川灵则被赞扬为能够自律并遵守礼仪的人,他没有被权力和财富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对权力腐败和人们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批判。它提醒人们要珍视廉洁和道德,不被表面的华丽所蒙蔽,注重实际的贡献和品德的培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五言八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wǔ yán bā shǒu
杂咏五言八首

wèi dì ēn suī zhòng, chuān líng lǐ zì fáng.
魏帝恩虽重,川灵礼自防。
bù céng zān měi ěr, ān yǒu xiàn míng dāng.
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咏五言八首》专题为您介绍杂咏五言八首古诗,杂咏五言八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