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伯夷》 刘克庄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
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伯夷》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一百首·伯夷》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主来西土,
檀车济孟津。
只应千万世,
瞻仰首阳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伯夷的形象和他的伟大品质。伯夷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而闻名。诗人通过赞美伯夷,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敬意,并将其作为一个值得世世代代景仰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伯夷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木主来西土”,暗指伯夷是以木为食而不食肉的,“木主”表示他对待木材的尊重。这一形象意味着伯夷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自我约束力。接着,“檀车济孟津”揭示了伯夷的行为,他选择檀木制作车辆,以跨过孟津河,这表明他的行动不仅富有礼仪,而且使人们对他的品质抱有敬意。

诗的最后两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表达了诗人对伯夷的景仰和推崇。他认为伯夷的美德和崇高的品质将流传千万世,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同时,“首阳人”指的是伯夷所居住的地方,也强调了他的高尚和光荣。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伯夷的形象和品质,以及诗人对他的景仰之情。诗人通过赞美伯夷,借以推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旨在启发读者追求高尚的道德标准,并将伯夷作为一个典范。这首诗充满了崇高的情感和赞美之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伯夷的深深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咏一百首·伯夷》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bó yí
杂咏一百首·伯夷

mù zhǔ lái xī tǔ, tán chē jì mèng jīn.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
zhǐ yīng qiān wàn shì, zhān yǎng shǒu yáng rén.
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咏一百首·伯夷》专题为您介绍杂咏一百首·伯夷古诗,杂咏一百首·伯夷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