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十首》 刘克庄

鸡絮交懽远,琵琶寄恨深。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题十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题十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婉转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鸡絮交懽远,琵琶寄恨深。
初次读到这两句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离愁别绪。鸡絮是指雄鸡拔毛的羽绒,交懽则表示相互交融、相互交织。这里用鸡絮交懽来形容远离的心情,暗示了作者与亲人、朋友的分离,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寄恨则是将悲伤的情感寄托于琵琶。这句将琵琶比喻为一种寄托情感的媒介,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胡地(指北方边疆)寒冷环境的预知和对命运的接受。胡地冷指北方寒冷的气候,早知则表示对这种环境的预见。永巷指长久的旅途和寂寞的街巷,亦甘心则表示作者对这种命运的接受和安然的心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逆境的坦然面对和豁达胸怀,展现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杂题十首》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的离愁别绪体现在对远离亲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环境的痛苦的描绘中,而对人生的思考则表现在对命运的接受和对逆境的乐观态度上。这首诗词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离愁别绪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题十首》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zá tí shí shǒu
杂题十首

jī xù jiāo huān yuǎn, pí pá jì hèn shēn.
鸡絮交懽远,琵琶寄恨深。
zǎo zhī hú dì lěng, yǒng xiàng yì gān xīn.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杂题十首》专题为您介绍杂题十首古诗,杂题十首刘克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