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洪咨夔

方穷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
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是洪咨夔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穷蔡择问唐举,
未遇邺侯逢懒残。
触石起云能沛雨,
不应长作旱雷看。

诗意:
这首诗以一位老人在初冬时寄托思绪的方式呈现。诗人洪咨夔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方穷蔡择问唐举,
这句诗以方穷蔡择、问唐举为引子,揭示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方穷蔡择和问唐举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都是在困境中努力谋求出路的典型代表。作者可能以他们为借鉴,反思自己在时局乱世中的困顿。

2. 未遇邺侯逢懒残。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能遇到理想的领袖的遗憾和对时局的失望。邺侯是指具有杰出才干和高尚品德的君主或宰相,作者希望能够遇到像邺侯一样的领袖,但却只遇到了懒惰和残暴的统治者。这种失望和无奈使老人感到沮丧。

3. 触石起云能沛雨,
这句诗借用了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触石起云是指山中云雾被碰触而升腾,能沛雨则象征着能带来丰沛的雨水。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触石升云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和贡献。

4. 不应长作旱雷看。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怀疑。旱雷指的是雷声但没有降雨,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不被人们所看重,无法发挥作用,就像旱雷一样毫无意义。作者对自己未能充分展现才华的懊悔和自我怀疑在这句诗中得到了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感慨。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借鉴,作者抒发了对理想境遇的追求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这首诗词通过微妙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洪咨夔对社会和自身境遇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jǐn hé lǎo rén chū dōng yù bǐ shí jué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fāng qióng cài zé wèn táng jǔ, wèi yù yè hóu féng lǎn cán.
方穷蔡择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
chù shí qǐ yún néng pèi yǔ, bù yīng zhǎng zuò hàn léi kàn.
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专题为您介绍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古诗,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