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吟》 邵雍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
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
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分类:

《浩歌吟》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浩歌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嘉善既难投,
先生宜罢休。
履霜犹可救,
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
鸿飞远去秋。
民饥须是食,
食外尽悠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当时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寓意深远的景象,以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思考。

赏析:
1. 第一句“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表明嘉善(地名)已经陷入困境,建议贤者应该主动退隐,不再参与社会的纷争。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道德修养的强调。

2. 第二句“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社会弊端的担忧。履冰霜可以通过步行来解决,而灭木则无法挽救,暗示社会问题可能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3. 第三句“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以动物的行为来象征社会的变迁。兽困重来日表示社会的困境将会再次出现,而鸿雁飞行的离去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4. 最后两句“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通过对民生问题的描述,强调了人民的基本需求,指出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同时,食外尽悠悠的意象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人们的思虑。

总的来说,《浩歌吟》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了邵雍对社会困境和人民苦难的忧虑。作者以景物的变化和动物的行为为隐喻,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温饱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伦理和人道主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浩歌吟》邵雍 拼音读音参考

hào gē yín
浩歌吟

jiā shàn jì nán tóu, xiān shēng yí bà xiū.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
lǚ shuāng yóu kě jiù, miè mù gèng hé qiú.
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shòu kùn chóng lái rì, hóng fēi yuǎn qù qiū.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
mín jī xū shì shí, shí wài jǐn yōu yōu.
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浩歌吟》专题为您介绍浩歌吟古诗,浩歌吟邵雍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