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十首》 晁补之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东皋十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东皋十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李君禅味诗情里,
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
何妨聊破一垆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名叫李君禅的人,他对诗情有着深刻的体味,但他觉得诗情如同黄金一样无法滋润自己的身体。诗中提到了"目断白衣檐酒阒",意思是他望着远处,看不到白衣的人和酒店,表示他身处清静的地方,与尘世繁华隔绝。最后两句"何妨聊破一垆春"表达了他不妨打破这种境遇,享受一把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李君禅对于诗情的欣赏与体味,但他认为诗情无法带给他实际的满足,像黄金一样对他的生活没有直接的改变。他置身于清静的环境中,与世隔绝,但他也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一些快乐和享受,不妨尽情地欣赏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诗情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对比手法,如黄金与身体的对比,白衣檐与酒阒的描写,以及清静与春天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情感的交融。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东皋十首》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gāo shí shǒu
东皋十首

lǐ jūn chán wèi shī qíng lǐ, jiě zuò huáng jīn bù rùn shēn.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
mù duàn bái yī yán jiǔ qù, hé fáng liáo pò yī lú chūn.
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东皋十首》专题为您介绍东皋十首古诗,东皋十首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