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苏辙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客到炎陬喜暂凉,
江吹虚阁雨侵廊。
回看野寺山溪隔,
卧觉晨炊稻饭香。

荔饷深红陋樱枣,
桂醅淳白比琳琅。
思移峤北应非晚,
未省南迁日月长。

中文译文:
来到炎陬,喜欢这暂时的凉爽,
江风吹过虚阁,雨水侵蚀着廊。
回头看,山溪将野寺隔开,
躺下觉得,晨间炊煮的稻饭香气扑鼻而来。

荔枝和红枣,鲜红而朴素,
桂花酿酒,醇香而纯白,比得上琳琅玉器。
我思考着北方的迁移,应该不晚,
尚未意识到南方的迁徙是日月长久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作为客人到达炎热的地方,却欣喜于暂时的凉爽感受。他感叹江风吹过虚阁,雨水滴落在廊道上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氛围。回首望去,山溪将野寺隔离,但这个隔离并不使他感到疏离,他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景。当他躺下来休息时,晨间炊煮的稻饭香气扑鼻而来,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诗的后半部分,苏辙用荔枝和红枣来形容食物的颜色,表达了对美食的向往。他提到桂花酿酒,将其比作琳琅玉器,显示出他对美味和精致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北方的思念和对南方的未来的展望,认为北方的迁移应该不晚,但他还未认识到南方的迁徙才是长久的。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美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舒适环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传递了一种宁静、愉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lián yǔ jiāng zhǎng èr shǒu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kè dào yán zōu xǐ zàn liáng, jiāng chuī xū gé yǔ qīn láng.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
huí kàn yě sì shān xī gé, wò jué chén chuī dào fàn xiāng.
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
lì xiǎng shēn hóng lòu yīng zǎo, guì pēi chún bái bǐ lín láng.
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
sī yí jiào běi yīng fēi wǎn, wèi shěng nán qiān rì yuè zhǎng.
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古诗,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