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种牡丹二绝》 苏辙

野草凡花著地生,洛阳千叶种难成。
姚黄性似天人洁,粪壤埋根气不平。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补种牡丹二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补种牡丹二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草凡花著地生,
洛阳千叶种难成。
姚黄性似天人洁,
粪壤埋根气不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牡丹花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艰辛和困难。诗人以洛阳地区的牡丹为例,表达了牡丹作为一种高贵、纯洁的花卉,要在野外艰苦的环境中生长,并且种植牡丹并不容易。诗中通过对姚黄(一种黄色的花卉)的描述,将牡丹的高贵和纯洁与其在粪壤中埋根的环境形成了对比,凸显了牡丹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高贵和纯洁。诗人苏辙以牡丹花为象征,表达了在艰苦环境中仍然能保持高尚品质的人的精神境界。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被赋予了高贵、纯洁、坚韧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敬仰。

诗中通过对牡丹和姚黄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高洁品质。姚黄是一种黄色的花卉,与牡丹的高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姚黄在粪壤中埋根,暗示了低贱的土壤环境,而牡丹则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品质,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对比也可以理解为对牡丹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尚品质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尚品质的人的精神风貌。它让人们感受到牡丹那种在世俗尘嚣中保持高洁的美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补种牡丹二绝》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bǔ zhòng mǔ dān èr jué
补种牡丹二绝

yě cǎo fán huā zhe dì shēng, luò yáng qiān yè zhǒng nán chéng.
野草凡花著地生,洛阳千叶种难成。
yáo huáng xìng shì tiān rén jié, fèn rǎng mái gēn qì bù píng.
姚黄性似天人洁,粪壤埋根气不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补种牡丹二绝》专题为您介绍补种牡丹二绝古诗,补种牡丹二绝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