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三绝》 苏辙

遍地花钿叹百年,苍颜白发意凄然。
回头笑指此郎子,破贼将来知有天。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戏题三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题三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遍地花钿叹百年,
苍颜白发意凄然。
回头笑指此郎子,
破贼将来知有天。

中文译文:
遍布大地的花朵和美玉闪耀已过去的百年,
留下苍老的面容和白发,心中充满凄凉之意。
回首之际,微笑指点这位郎子,
他将打败贼寇,众人将会明白他有着卓越的天命。

诗意:
《戏题三绝》通过描绘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光辉岁月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的花钿和百年象征着辉煌的过去,而苍颜白发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然而,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这位郎子将能够战胜贼寇,展现出自己出色的才华和天命。

赏析:
《戏题三绝》以苏辙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传奇英雄的形象,诗中融入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人通过遣词造句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奈。然而,诗人通过“回头笑指此郎子”以及“破贼将来知有天”这两句,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这位郎子的赞许。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过去和未来巧妙地连接起来,给人以勇气和希望。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英雄事迹和传奇人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整首诗以其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有力,展现了苏辙卓越的才华和对人性与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题三绝》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xì tí sān jué
戏题三绝

biàn dì huā diàn tàn bǎi nián, cāng yán bái fà yì qī rán.
遍地花钿叹百年,苍颜白发意凄然。
huí tóu xiào zhǐ cǐ láng zi, pò zéi jiāng lái zhī yǒu tiān.
回头笑指此郎子,破贼将来知有天。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戏题三绝》专题为您介绍戏题三绝古诗,戏题三绝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