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 曾巩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圣贤》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圣贤》

圣贤性分良难并,
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
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
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
力行无顾是豪雄。

中文译文:
圣贤之性情分明,善恶之情怀岂能相同。
荀子的著作与孟子不同,召公心未能取悦周公。

何况要树立追求高远的志向,却使裁量判断陷入迷茫。
全世界都不明白何为奇怪之事,勇敢行动却无所顾忌者才是真豪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宋代的文学家曾巩创作,通过对圣贤、善恶、志向和行动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真正的豪杰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圣贤性分良难并,意味着圣人和普通人在性情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对善恶的判断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无法简单地将他们的情怀视为相同。

接着,诗中提到了荀子和孟子的区别,暗示了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的存在。荀子和孟子虽然都是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分歧,因此他们的著作也有所不同。

诗中还提到了召公和周公,暗示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召公心未能取悦周公,可能是指召公的行动和决策没有获得周公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诗中强调了追求高远的志向和无所顾忌的行动。诗人认为,真正的豪雄应该树立追求卓越的目标,并且在行动中毫不犹豫,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圣贤、善恶、志向和行动的对比和思考,呈现了诗人对于豪杰品质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豪雄应该具备明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决心,追求卓越并勇于行动,不受世俗观点和他人意见的束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圣贤》曾巩 拼音读音参考

shèng xián
圣贤

shèng xián xìng fēn liáng nán bìng, hào wù qíng huái qǐ dé tóng.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xún zǐ shū yóu fēi mèng zǐ, zhào gōng xīn wèi yuè zhōu gōng.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kuàng lìng shù lì zhuī gāo yuǎn, ér shǐ cái liàng shǔ àn méng.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jǔ shì bù zhī hé zú guài, lì xíng wú gù shì háo xióng.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圣贤》专题为您介绍圣贤古诗,圣贤曾巩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