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石早归》 黄公度

避暑寓只园,黎明茺远村。
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
迳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
幽怀未能惬,城郭已朝暾。
分类:

作者简介(黄公度)

黄公度头像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自法石早归》黄公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法石早归》是宋代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法石早归
自从从法石回到家,
我住在一个清凉的园林。
黎明时分,我看见遥远的村落,
杜曲的桑麻丛生茂盛。
鸡犬四处散落在桃源间,
它们快乐地奔跑着。
小路旁的草细细地合拢,
溪水深深而静谧。
我内心的思绪依然没有得到满足,
而城郭已经被朝阳照耀得明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情景。他选择了一个凉爽宜人的园林避暑,享受宁静的时刻。在清晨,他眺望远方的村落,看到了茂盛的桑麻丛和散落在桃源间的鸡犬。小路旁的草细细地合拢,溪水静谧而深邃。然而,诗人的内心仍未得到满足,而城郭已经被朝阳的光芒所照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返乡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以清新自然的景物和舒适宁静的环境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回到了家中,作者的内心仍然感到不安和无法满足,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得到了体现。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情感表达隐含其中,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城郭和乡村的对比,强调了乡村环境的宁静和城市的喧嚣,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返乡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法石早归》黄公度 拼音读音参考

zì fǎ shí zǎo guī
自法石早归

bì shǔ yù zhǐ yuán, lí míng chōng yuǎn cūn.
避暑寓只园,黎明茺远村。
sāng má mí dù qū, jī quǎn sàn táo yuán.
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
jìng cǎo xì jiāng hé, xī liú shēn bù xuān.
迳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
yōu huái wèi néng qiè, chéng guō yǐ cháo tūn.
幽怀未能惬,城郭已朝暾。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自法石早归》专题为您介绍自法石早归古诗,自法石早归黄公度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