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十首》 刘子翚

松底柴门尽日关,主人西去几时还。
长鑱委地黄精老,时有寒猿啸砚山。
分类: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头像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有怀十首》刘子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怀十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底柴门尽日关,
在松树底下,柴门整日紧闭,
主人离去已经多久了?
门关得严严实实。

主人西去几时还。
主人远去何日归来?
作者思念主人的归期,
期望主人能早日归来。

长鑱委地黄精老,
长鑱(钟鼓)默默地挂在地上,黄精悠悠老去,
寓示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
钟鼓沉寂了,黄精逐渐衰老。

时有寒猿啸砚山。
时不时传来寒冷的猿猴在砚山上啸叫的声音。
这里描绘了山林中的寂静和野趣,
猿猴的啸叫也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诗意和赏析:
《有怀十首》表达了诗人对主人远离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柴门紧闭、主人离去以及时光的流转,都是主人离开所引起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长鑱委地和黄精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寥寥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最后提到寒猿啸砚山,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孤寂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柴门、长鑱、黄精和寒猿,都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同时,通过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描绘,诗人也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离别与时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诗中的音韵和节奏也让整首诗具备了一定的韵律美和音乐感,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有怀十首》刘子翚 拼音读音参考

yǒu huái shí shǒu
有怀十首

sōng dǐ zhài mén jǐn rì guān, zhǔ rén xī qù jǐ shí hái.
松底柴门尽日关,主人西去几时还。
zhǎng chán wěi dì huáng jīng lǎo, shí yǒu hán yuán xiào yàn shān.
长鑱委地黄精老,时有寒猿啸砚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有怀十首》专题为您介绍有怀十首古诗,有怀十首刘子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