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汪元量

一半淮江半浙江,怒潮日夜自相撞。
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半淮江半浙江,
怒潮日夜自相撞。
扬州昨夜军书至,
说道淮安未肯降。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战乱时期的画面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混乱局势的关注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淮江和浙江两个地方,它们的河水汹涌澎湃,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扬州的军书传来,告诉人们淮安城尚未投降,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希望和坚持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情景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战乱时期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一半淮江一半浙江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无情,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怒潮日夜自相撞的描绘形象生动,将战争的动荡和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抵抗战争的决心。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希望相对照,给人以深思。

这首诗词既有情景的描绘,又有时代的背景,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现了汪元量独具的笔墨和才情,使人们对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遭遇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èr shí èr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yī bàn huái jiāng bàn zhè jiāng, nù cháo rì yè zì xiāng zhuàng.
一半淮江半浙江,怒潮日夜自相撞。
yáng zhōu zuó yè jūn shū zhì, shuō dào huái ān wèi kěn jiàng.
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专题为您介绍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古诗,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