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诗(四首)》 刘基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
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
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
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
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
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雨中杂诗(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雨中杂诗(四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多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雨水给大自然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抒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译文: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
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
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
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
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
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雨水连绵不停的景象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与人事的思考和触动。雨水的频繁降落导致大地万物受损,草木烂烂,麦苗茁壮成长;青苔则在适时得到滋润,蔓延到堂房之间。清晨起床望着天空,雨水滴答滴答,似乎永远不会停歇。君子担忧社会秩序的动荡和衰败,而小人则担心生计问题。整个大将军营地显得凄凉,战鼓声隐约传来,弓弦松弛。朝廷是否真正了解这一切?盗贼如同流水般泛滥成灾。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的语言,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切。雨水象征着变动与不确定性,作者通过雨水的作用,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渴望。他通过对大自然和人事的对比,显示了不同个体在变动中的境遇和态度。诗词中的对比手法和意象运用,使得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中杂诗(四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zá shī sì shǒu
雨中杂诗(四首)

duō yǔ sǔn wàn wù, cǎo làn mài shēng ěr.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
qīng tái dú de shí, yán màn jí táng shì.
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
chén xīng shì tiān yǔ, dī lì shū wèi yǐ.
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
jūn zǐ jù lù chén, xiǎo rén yōu è sǐ.
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
qī liáng dà jiàng yíng, gǔ màn hú gōng chí.
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
cháo tíng jìng zhī fǒu, dào zéi rú liú shuǐ.
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雨中杂诗(四首)》专题为您介绍雨中杂诗(四首)古诗,雨中杂诗(四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