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王珪

博山夜宿沈香火,帐外时闻暖凤笙。
理遍从头新上曲,殿前宠直未交更。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宫词》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宫词》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宫中夜晚的情景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宫中夜晚,我在博山过夜,燃起了沈香的火,
在帐篷外,时而能听到温暖的凤笙声。
我思考着新的曲调,推敲着每一个音符,
但在殿前宠爱的人还未来到,我还未能与他交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宫中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作者在博山夜宿,点燃了沈香火,给整个夜晚带来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时而能听到凤笙的声音,这是一种温暖而悦耳的乐音,增添了宫中的祥和与美好。

然而,尽管作者沉浸在音乐和思考中,他的心却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不停地琢磨着新的曲调,希望能够创作出一首优美的乐曲。但殿前的宠爱之人尚未出现,他们之间还未有交流。这表达了作者对亲近的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这首诗词通过对宫中夜晚的描绘,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传达了一种寂寞与渴望的情绪。宫廷中的宁静与美好,与作者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宫词》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gōng cí
宫词

bó shān yè sù shěn xiāng huǒ, zhàng wài shí wén nuǎn fèng shēng.
博山夜宿沈香火,帐外时闻暖凤笙。
lǐ biàn cóng tóu xīn shàng qū, diàn qián chǒng zhí wèi jiāo gèng.
理遍从头新上曲,殿前宠直未交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宫词》专题为您介绍宫词古诗,宫词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