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述怀寄公仪》 王珪

昔陪画省对春菲,今日逢春未得归。
灼灼海棠谁复折,差差燕子又还飞。
清尊须惜良辰共,白发俄惊万事非。
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舟行述怀寄公仪》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舟行述怀寄公仪》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行述怀寄公仪

昔陪画省对春菲,
今日逢春未得归。
灼灼海棠谁复折,
差差燕子又还飞。

清尊须惜良辰共,
白发俄惊万事非。
昨夜淮出好风月,
为君中夕促瑶徽。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在宫廷中陪伴着春天的花朵,
如今迎来了春天却未能归家。
盛开的海棠花谁又曾摘取,
飞回的燕子又已远去。

美酒应当珍惜与良辰共享,
白发突然觉醒,万事非常。
昨夜在淮河畔欣赏美好的风景,
为了你,夜晚变得匆忙而短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珪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岁月流转的感叹,以及对与亲友分离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对比,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和燕子的离去,表达了时光的转瞬即逝和人事的无常。作者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亲友离别的愁思。

首节描绘了昔日在宫廷中欣赏春天花朵的情景,暗示了年少时光的美好和宴乐的欢愉。然而,第二节转折,表达了作者未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遗憾之情,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

第三节中,作者以自己的白发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和对世事变迁的惊叹。最后一节以夜晚的美景来暗示短暂的时光,借此表达了对与亲友团聚时光短暂的期望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亲友离别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岁月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舟行述怀寄公仪》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xíng shù huái jì gōng yí
舟行述怀寄公仪

xī péi huà shěng duì chūn fēi, jīn rì féng chūn wèi dé guī.
昔陪画省对春菲,今日逢春未得归。
zhuó zhuó hǎi táng shuí fù zhé, chà chà yàn zi yòu hái fēi.
灼灼海棠谁复折,差差燕子又还飞。
qīng zūn xū xī liáng chén gòng, bái fà é jīng wàn shì fēi.
清尊须惜良辰共,白发俄惊万事非。
zuó yè huái chū hǎo fēng yuè, wèi jūn zhōng xī cù yáo huī.
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舟行述怀寄公仪》专题为您介绍舟行述怀寄公仪古诗,舟行述怀寄公仪王珪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