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 魏了翁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眎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分类: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魏了翁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是宋代文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巧妙的表达和意象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害怕放纵红楼的目光,浮云时断时续。
这两句诗以红楼和浮云作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虚荣和变幻无常的现实世界的担忧和忧虑。红楼象征着世俗的欲望和诱惑,而浮云则象征着人世间的变幻无常,两者结合起来,凸显了作者对于人生中诱惑和虚幻的警惕。

远看壶聚拓,近眎室如县。
远远看去,壶聚的景色宽广无边,近看则像是一个小小的房间。
这两句诗运用了远近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壶聚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以壶聚为象征,将现实世界描绘成一个看似广阔实际狭小的空间,暗示了人们对于欲望的追逐和繁杂的人事纷扰,使得原本广阔的人生变得狭小和局限。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自以为光明磊落,却不知天地间谁能了解。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认知和社会理解的思考。作者自以为清白无辜,但却不知道在天地间谁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耿耿"意指明亮和清澈,"悠悠"则表示漫长和广阔,通过对自我和社会的反思,传递了一种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同的无奈和困惑。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天的心思是无法洞悉的,只能拄着下巴凝视着晴朗的天空。
最后两句诗以天空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和命运的思考。天心无法被人所识,暗示了人们对于宇宙和命运的认知有限。通过拄颊凝视晴朗的天空,诗人表达了对于宇宙的敬畏和对于命运的无奈。这种姿态既是对于现实的观察,也是对于命运的反思。

这首诗以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红楼、浮云、壶聚和天空等意象的运用,揭示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的虚荣、变幻无常和命运的疑问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思和对于宇宙的敬畏,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魏了翁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ǐ cān zhèng jiàn jì sān shǒu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

pà fàng hóng lóu mù, fú yún duàn fù lián.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yuǎn kàn hú jù tà, jìn shì shì rú xiàn.
远看壶聚拓,近眎室如县。
gěng gěng zì xǔ guó, yōu yōu shuí xùn tiān.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tiān xīn nà kě shí, zhǔ jiá kàn qíng chuān.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古诗,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魏了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