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定》 吴潜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分类: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头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分定》吴潜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分定》是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分定》
丁年曾授此东州,
恳恳笺天得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
十洲三岛终一游。
人言官贵体当重,
自笑儿痴病未瘳。
只为君恩深莫报,
明年春尽得归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官职的感慨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东州任职多年的经历,他恳切地请求上天结束自己的官职,因为他已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但最终却只是四处流浪。人们常说官职地位应当重要,然而作者自嘲自己像是一位痴病的儿童,始终没有康复。他深感自己对君恩的恩情无以为报,明年春天也许就无法再回到家乡了。

赏析:
《分定》通过对作者官职经历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官员在历经沧桑后的苦闷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描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情感直接而真实。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比喻为痴病的儿童,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无能为力的感受。最后两句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君恩深厚的感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分定》吴潜 拼音读音参考

fēn dìng
分定

dīng nián céng shòu cǐ dōng zhōu, kěn kěn jiān tiān de bà xiū.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qī shàng bā xià hū jiǔ rùn, shí zhōu sān dǎo zhōng yī yóu.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rén yán guān guì tǐ dāng zhòng, zì xiào ér chī bìng wèi chōu.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zhǐ wèi jūn ēn shēn mò bào, míng nián chūn jǐn dé guī bù.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分定》专题为您介绍分定古诗,分定吴潜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