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昞仲过踏洞滩》 李曾伯

堪怜墳上舟难,争似山坳住舍安。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风鬟笑语女盘滩。
倦凭秫酒生春思,愁怯衾裘御夜寒。
多谢新诗慰牢落,灯前一笑病怀宽。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堪怜墳上舟难,
争似山坳住舍安。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
风鬟笑语女盘滩。
倦凭秫酒生春思,
愁怯衾裘御夜寒。
多谢新诗慰牢落,
灯前一笑病怀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和周昞仲一起经过踏洞滩的情景。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墳上舟船困难的同情,与山坳中安居的舒适形成对比。诗中描绘了雷鼓喧闹、人们挽才缆、风鬟笑语和女子盘滩等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愉悦与快乐。然而,诗人在夜晚感到倦怠,倚靠着秫酒思念春天,而寒夜使他感到忧愁和恐惧。最后,他感谢周昞仲的新诗使他的病怀得到宽慰,在灯前与周昞仲共同欢笑。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通过描绘舟船困难和山坳安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生动画面和细腻描写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雷鼓喧闹、风鬟笑语等形象使整个情境更加生动。诗人在描写自己的情感时,使用了倦怠、春思、愁怯等词语,展示了内心的矛盾和孤寂。最后,诗人感谢周昞仲的新诗给予了他宽慰,体现了友情和欢愉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变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ōu bǐng zhòng guò tà dòng tān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

kān lián fén shàng zhōu nán, zhēng shì shān ào zhù shè ān.
堪怜墳上舟难,争似山坳住舍安。
léi gǔ xuān hū rén wǎn cái lǎn, fēng huán xiào yǔ nǚ pán tān.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风鬟笑语女盘滩。
juàn píng shú jiǔ shēng chūn sī, chóu qiè qīn qiú yù yè hán.
倦凭秫酒生春思,愁怯衾裘御夜寒。
duō xiè xīn shī wèi láo luò, dēng qián yī xiào bìng huái kuān.
多谢新诗慰牢落,灯前一笑病怀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专题为您介绍和周昞仲过踏洞滩古诗,和周昞仲过踏洞滩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