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至能湖上》 方岳

春山如染费人诗,骤马新堤拂柳丝。
杜宇一声春欲暮,海棠睡去未曾知。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至能湖上》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至能湖上》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山如染费人诗,
春天的山峦如染上了诗人的色彩,
骤马新堤拂柳丝。
急驰的马匹在新修的堤岸上掠过拂动柳丝。
杜宇一声春欲暮,
杜宇发出一声,春天即将傍晚。
海棠睡去未曾知。
海棠花儿陷入沉睡,还未察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山峦、马匹、柳丝、杜宇和海棠花等意象,表达了春天的变化和迹象。春山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色彩,显示出春天的美丽。骤马拂动柳丝,展现了春风吹拂下的活力与动感。杜宇的一声鸣叫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海棠花却还未意识到春天的离去,这种对时光流转的感知和无知形成了一种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峦、马匹、柳丝、杜宇和海棠花,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春山如染费人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色彩斑斓的感受,将自然景色与诗歌相结合。骤马新堤拂柳丝,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动柳树的情景,以及快马奔腾的力量感。杜宇一声春欲暮,通过杜宇鸣叫的声音,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暗示,时光的流转不容停留。海棠睡去未曾知,通过海棠花的沉睡和无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无感知。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对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至能湖上》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ì néng hú shàng
次韵至能湖上

chūn shān rú rǎn fèi rén shī, zhòu mǎ xīn dī fú liǔ sī.
春山如染费人诗,骤马新堤拂柳丝。
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yù mù, hǎi táng shuì qù wèi zēng zhī.
杜宇一声春欲暮,海棠睡去未曾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至能湖上》专题为您介绍次韵至能湖上古诗,次韵至能湖上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