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陈著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分类: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头像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陈著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是宋代陈著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首犹堪数里行,
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
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
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
先陇松楸倚寺旁。

中文译文:
白发依然可以计算行程,
相互经过一笑看见山堂。
残存的僧人门径在夜晚静谧,
初夏的林间池塘温暖而凉爽。

暂时借用吟床娱乐半日时光,
又何妨戴上斜阳下的归笠。
我来到这里岂敢推辞劳累,
先行陇间的松树倚靠寺庙旁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诗人四月八日带着子侄到达上乘(地名)的情景为主题。诗人在白发苍苍之际,依然怀有旅行的激情。当他们相遇时,只需一个微笑,就能看到山堂,显示出他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僧人们的门径静谧无声。初夏的林间池塘温暖而凉爽,这种对自然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用吟床享受半日时光,戴上斜阳下的归笠。这表明他享受着诗歌带来的乐趣,不畏辛劳并愿意借助诗歌来陶冶情操。他来到这个地方并不是为了逃避劳累,而是倚靠寺庙旁的陇间松树,展示了他对寺庙环境和文化的敬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交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寺庙环境也给人以宁静、安逸的感觉,展示了诗人对寺庙文化的崇敬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陈著 拼音读音参考

sì yuè bā rì xié zǐ zhí dào shàng chéng ǒu chéng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bái shǒu yóu kān shù lǐ xíng, xiāng guò yī xiào jiàn shān táng.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cán sēng mén jìng jìng yú yè, xīn xià lín táng nuǎn zì liáng.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qiě jiè yín chuáng yú bàn rì, hé fáng guī lì dài xié yáng.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wǒ lái qǐ gǎn cí jīn lì, xiān lǒng sōng qiū yǐ sì páng.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专题为您介绍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古诗,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陈著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