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参政挽诗二首》 王炎

正学无阿世,危言不顾身。
旁观多侧目,独立屡撄鳞。
八叶钧衡后,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国论,终不尽经纶。
分类: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头像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萧参政挽诗二首》王炎 翻译、赏析和诗意

《萧参政挽诗二首》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学的追求和对时事的关注,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坚持和孤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正学无阿世,
危言不顾身。
旁观多侧目,
独立屡撄鳞。

第二首:
八叶钧衡后,
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国论,
终不尽经纶。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不迎合世俗的价值观和观点,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无论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同。他勇于说出危险的言论,不顾个人安危。然而,他的行为却引来了许多旁观者的嘲笑和指责,但作者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立场,并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诗中提到的"八叶钧衡"是指官员选拔中的重要标准,而"三朝柱石臣"则指在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陪伴在晚辈们的国家讨论中,虽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了解和见解不尽人意,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立场,展示了他在社会中的独特性和坚定不移的追求。它呈现了一个在尘世纷扰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真理和道义的追求,对个人价值的坚守。这首诗词具有韵味深长、意境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个人追求和自由精神的赞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萧参政挽诗二首》王炎 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cān zhèng wǎn shī èr shǒu
萧参政挽诗二首

zhèng xué wú ā shì, wēi yán bù gù shēn.
正学无阿世,危言不顾身。
páng guān duō cè mù, dú lì lǚ yīng lín.
旁观多侧目,独立屡撄鳞。
bā yè jūn héng hòu, sān cháo zhù shí chén.
八叶钧衡后,三朝柱石臣。
wǎn fāng péi guó lùn, zhōng bù jìn jīng lún.
晚方陪国论,终不尽经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萧参政挽诗二首》专题为您介绍萧参政挽诗二首古诗,萧参政挽诗二首王炎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