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词三十三首》 王镃

天花子落月中楼,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至今玉斧不曾修。
分类:

作者简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游仙词三十三首》王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游仙词三十三首》
作者:王镃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天花子落月中楼,
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
至今玉斧不曾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仙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隐喻,展现出仙境的神奇和独特之处。

首先,诗句描述了一个天花子(指仙境中的花朵)落在月光照耀的楼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这里的楼台可以被视作仙境的象征,而月光的照耀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香气弥漫于整个仙境,充盈于这广阔的三千世界之中。这种香气是对仙境的一种形而上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和纯净。

然后,诗人提到了一个老人在仙境中不断砍伐树木,但他使用的斧头却是由玉石制成,从未有过修整。这一描写暗示了仙境的神秘性和超凡的存在,老人斫树的动作也可视作对世俗的一种拒绝。玉斧的存在则象征了一种永恒和不朽。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仙境的美好和神秘,以及与尘世的差异。通过表达对纯净、永恒和超越世俗的追求,诗人王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诗意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仙词三十三首》王镃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xiān cí sān shí sān shǒu
游仙词三十三首

tiān huā zǐ luò yuè zhōng lóu, xiāng mǎn sān qiān shì jiè qiū.
天花子落月中楼,香满三千世界秋。
xià yǒu lǎo rén cháng zhuó shù, zhì jīn yù fǔ bù céng xiū.
下有老人常斫树,至今玉斧不曾修。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仙词三十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游仙词三十三首古诗,游仙词三十三首王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