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景》 黄庚

鸡鸣起濯发,披衣出户牖。
自汲古涧泉,落月犹在手。
三漱吞朝霞,余光散花柳。
兹意难语人,延伫忽良久。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旦景》黄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旦景》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感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鸡鸣声响起,我起床洗发,穿上衣服出门。自己亲自汲取古涧中的泉水,明月仍然挂在手中。我洗三次脸,吞咽朝霞,余晖散落在花草柳树上。这种情感难以言说,我在此停留,不知不觉已经很久。

诗意:
《旦景》以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自然而然的日常起床洗漱过程,展现了黄庚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知和对生活的深思。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清晨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中瞬间美好的感悟。

赏析:
《旦景》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清晨场景,诗人以自然的方式出现在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诗人自己亲自汲取古涧中的泉水,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承袭。明月挂在手中象征着作者对美的感知和捕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独立。诗人在清晨洗漱时,洗三次脸,吞咽朝霞,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中瞬间的珍视。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难以言说的情感和对这一刻美好的延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静谧与流逝。

《旦景》通过对清晨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悟,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给人以宁静和深思。这首诗呈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让人产生共鸣,引发读者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旦景》黄庚 拼音读音参考

dàn jǐng
旦景

jī míng qǐ zhuó fā, pī yī chū hù yǒu.
鸡鸣起濯发,披衣出户牖。
zì jí gǔ jiàn quán, luò yuè yóu zài shǒu.
自汲古涧泉,落月犹在手。
sān shù tūn zhāo xiá, yú guāng sàn huā liǔ.
三漱吞朝霞,余光散花柳。
zī yì nán yǔ rén, yán zhù hū liáng jiǔ.
兹意难语人,延伫忽良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旦景》专题为您介绍旦景古诗,旦景黄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