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释宗杲

摩竭提国犹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分类:

《偈颂一百六十首》释宗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禅宗的修行态度和境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摩竭提国犹半途,
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
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修行的道路上的艰辛和禅宗的境界。作者提到了"摩竭提国",暗指修行的目的地还未到达,意味着道路上仍有一段距离要走。"少室峰前全无巴鼻"则表达了修行者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和超脱,巴鼻是指人的鼻子,暗喻了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执着和追求。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体现了修行者对于深奥玄妙的理论和智慧的追求。修行者以开创性的思维剖析问题,就像用肉剜疮一样,剖开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举古明今抛沙撒土"则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以及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抛弃尘世的执念,将沙土抛撒,意味着将尘世的纷扰拋在脑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隐喻和比喻塑造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态度。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理念,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内心解脱和智慧追求的追寻。诗中的各个意象和隐喻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清晰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诗中的修行者以超脱世俗的姿态行走,不为外在的名利所动,而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智慧的追求。他们以开创性的思维解析问题,剖开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他们也尊重传统智慧,抛弃尘世的执念,将纷扰拋在脑后。这种境界和态度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解脱、超越尘世的理念。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态度,以及他们对于深奥智慧的追求和尊重。它带给读者一种超脱纷扰、追寻内心解脱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禅宗修行的静谧与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偈颂一百六十首》释宗杲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òng yī bǎi liù shí shǒu
偈颂一百六十首

mó jié tí guó yóu bàn tú, shǎo shì fēng qián quán wú bā bí.
摩竭提国犹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tán xuán shuō miào hǎo ròu wān chuāng, jǔ gǔ míng jīn pāo shā sā tǔ.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偈颂一百六十首》专题为您介绍偈颂一百六十首古诗,偈颂一百六十首释宗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