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首》 释了一

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峰平地成饶舌。
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分类:

《颂古二十首》释了一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颂古二十首》]
钟鼓未鸣先托钵,
雪峰平地成饶舌。
当时一径入僧堂,
且看岩头有何说。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了一所作,共有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

译文:
还未听见寺庙的钟鼓声,我已经拿起了僧侣的钵,
雪覆盖的山峰平地之上,也变得喋喋不休起来。
当初我一路走进僧堂,
仔细观察岩石之上,石头头上究竟有何语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初次进入僧堂的情景和对岩石所传达的信息的好奇。
开篇作者说“钟鼓未鸣先托钵”,意味着他并没有等待庙中的钟鼓声才行动,而是早早地拿起了僧侣托钵,表示他的决心已经下定,要成为一名僧人。
接着叙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雪覆盖的山峰平地上好像有自己的舌头,成了说个不停的人。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作者借用了自然景象来描述僧堂中的佛法学习,意味着佛法的普及和弘扬,是如同山中白雪般普遍和广泛的。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走进僧堂后,留心观察岩石之上的信息,以表达他对佛教的好奇和求知的心态。岩石被描写为“岩头有何说”,使读者产生疑问,岩头的台词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这种设问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联想空间。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走入僧堂的场景,展现了作者立志成为僧人的决心与追求,以及对佛法的好奇与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引发读者思考佛教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颂古二十首》释了一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ǔ èr shí shǒu
颂古二十首

zhōng gǔ wèi míng xiān tuō bō, xuě fēng píng dì chéng ráo shé.
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峰平地成饶舌。
dāng shí yī jìng rù sēng táng, qiě kàn yán tóu yǒu hé shuō.
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颂古二十首》专题为您介绍颂古二十首古诗,颂古二十首释了一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