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方地的诗词(1248首)

1 《上方僧》 宋·张耒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
三更风雪暗,一点佛龛灯。
持钵咒潭水,鬼神拳跪听。
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
霜桐占阶影,风叶绕廊声。
经济心难就,蹉跎岁屡更。
冥鸿本清远,何事亦宵征。

2 《题云际寺上方》 唐·卢纶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写景山水

3 《宿隐静寺上人》 唐·周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
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
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4 《题澄圣塔院上方》 唐·方干

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
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

5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6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唐·方干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7 《上方》 宋·唐皞

佛龛经阁等岩{上山下敖},地在高中此最高,日出西楹浮宝气,云开百里见秋毫。
登临暂得心机静,徙倚翻嫌目力劳。
况是雄飞先上者,强挥吟笔继诗豪。

8 《同杨方叔游开宝上方有怀里中二三故人》 宋·韩维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科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9 《赠听声上官术士》 宋·李流谦

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
操纵掌握间,殆似不容测。
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
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

10 《题道光上人山院》 唐·张祜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
地僻泉长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杉。
尽日唯山水,当知律行严。

11 《题道光上人山院》 唐·张祜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
地僻泉长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杉。
尽日唯山水,当知律行严。

12 《寄昱上人上方居》 唐·皎然

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
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
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

13 《上岩寺访一公》 元·黄溍

晓色微茫尚带星,修蹊荦确断人行。
独支瘦竹身犹健,高入重云地忽平。
落月正当山缺处,细泉频作雨来声。
上方灯火青林曲,隐隐疏钟一再鸣。

14 《示上封长老洪辩》 宋·胡寅

濯足潇湘湄,瘦藤拄衡岳。
寻山半吴楚,何意得雄邈。
青冥几石级,屐齿响荦硞。
低昂度翳郁,轩翥见披剥。

15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宋·陈著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16 《谒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17 《谒文公上方》 唐·杜甫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18 《题紫微山上方》 唐·章孝标

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
景闲僧坐久,路僻客来稀。
峡影云相照,河流石自围。
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

19 《古上方》 宋·邵彪

凌云细路险可遵,稍从飞锡攀嶙峋。
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
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
人间劫火变灭尽,此地独与湖山新。

20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宋·王安石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锺。

* 关于上方地的诗词 描写上方地的诗词 带有上方地的诗词 包含上方地的古诗词(1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