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路的诗词(37首)

1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唐·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写雨

2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秋天伤怀

3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唐·苏颋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4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唐·张说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5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诸公》 唐·孙逖

拜郎登省闼,奉使驰车乘。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台妙时相许,皇华德弥称。
二陕听风谣,三秦望形胜。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诗兴。
寒尽岁阴催,春归物华证。

6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韦侍御等诸公》 唐·孙逖

忽睹云间数雁回,更逢山上正花开。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秋宪府中高唱入,春卿署里和歌来。
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

7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 唐·刘长卿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
深入泉源去,遥从树杪回。
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
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
桂寒知自发,松老问谁栽。
惆怅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8 《入睦州分水路忆刘长卿》 唐·李嘉祐

北阙忤明主,南方随白云。
沿洄滩草色,应接海鸥群。
建德潮已尽,新安江又分。
回看严子濑,朗咏谢安文。
雨过暮山碧,猿吟秋日曛。
吴洲不可到,刷鬓为思君。

9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唐·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寄语

10 《送路六侍御入朝》 唐·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送别

11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 唐·郑审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
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陕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
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

12 《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送别山水抒情劝勉

13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唐·杜牧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14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唐·杜牧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15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16 《路入金州江中作》 唐·方干

棹寻椒岸萦回去,数里时逢一两家。
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牧竖亦披沙。

17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唐·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18 《乱中偷路入故乡》 唐·裴说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19 《乱中偷路入故乡》 唐·裴说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20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词精选闺怨叙梦相思

* 关于入路的诗词 描写入路的诗词 带有入路的诗词 包含入路的古诗词(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