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冠缨的诗词(215首)

1 《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 宋·韩淲

残春风雨绕檐声。
山空分外鸣。
闲来落佩倒冠缨
尚余亲旧情。
人不见,句还成。
又听求友莺。
濯缨一曲可流行。
何须观我生。

咏物梅花品格

2 《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宋·苏辙

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
点检旧游黄石在,扫除诸念白鸥亲。
一尊父老囊金尽,三迳松筠生事贫。
他日南公数人物,丹青添入县图新。

3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西上 一作:西岳)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游仙同情人民生活

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5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6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宋·张耒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7 《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8 《滑稽列传》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9 《张益州画像记》 宋·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抒情

10 《张孝显晨访懋忠堂因拉陈升可王囦道同饮径醉》 宋·岳珂

凌晨有客来款门,盥栉下榻呼冠巾。
怪生鹊喜绕庭树,迎客不但填河津。
清尊湛湛开北牖,颐指市奴骏奔走。
烹鲜煮饼罗朝盘,苜蓿阑干岂有无。

11 《喻瀼溪乡旧游》 唐·元结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
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
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
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

12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谿礼白鹤观祠》 唐·于鹄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13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谿礼白鹤观祠》 唐·于鹄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14 《调笑》 宋·晁补之

高无乃饥。
琴弹秋思明心素。
女为客歌客无语。
冠缨定挂翡翠钗,心乱谁知几将暮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写景抒情爱情

15 《调笑》 宋·毛滂

屏六曲红氍毹。
霰珠穿帘洞房晚。
歌倚瑶琴半羞懒。
天寒日暮可奈何,挂客冠缨玉钗冷。

16 《临江仙》 宋·倪稱

鸟语朝来新雨霁,杖藜呼我闲行。
天晴腰脚上山轻。
清风收积润,斜日弄新晴。
最爱飞泉鸣野涧,清如万壑松声。
回风溅沫湿冠缨
归来魂梦冷,幽响杂瑶琼。

宋词三百首婉约思归怀人

17 《江城子(黄宪生日代作)》 宋·洪适

江如罗带抱山青。
好风轻。
五云横。
北斗南边,烨烨使华星。

宋词精选春天婉约失意遣怀

18 《满江红(题冷泉亭)》 宋·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19 《括虞美人》 宋·林正大

武昌七十庞眉叟。
学备从年少。
萧萧笛竹楚山秋。
当日买林曾典、黑貂裘。

20 《括江神子》 宋·林正大

拾遗流落锦宫城。
故人情。
眼为青。
时向百花,潭水濯冠缨

* 关于冠缨的诗词 描写冠缨的诗词 带有冠缨的诗词 包含冠缨的古诗词(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