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经的诗词(870首)

81 《送王经历之羽林》 明·刘绘

君不见玉关连日羽书飞,为报骄胡不解围。
云沙压塞迷宣府,烽火连营照武威。
将军折节延筹策,谋客盱衡论握机。
旌旆摇摇出凤京,日光尘色壮君行。

82 《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明·王履

礧々布泓渟,琤潺四面并。
试寻来处熟,忽动老心惊。
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
自怜人我杂,无语看云行。

83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 明·杨宛

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

84 《一齿动摇似不可复留有感》 宋·陆游

晚境常忧豁可憎,苦留终不受丁宁。
主贫何恨客辞去,木老元知叶自零。
未害朵颐临肉俎,但妨叩齿读仙经。
从今有酒须勤买,莫学骚人要独醒。

85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翠漪亭》 宋·司马光

雕檐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四月芰苛满,不似在穷边。

86 《清静经》 宋·白玉蟾

大地山河一卷经,拈来题目甚分明。
山花野草皆谈说,蠢动含灵侧耳听。

87 《地动》 宋·曾巩

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
今者无端越疆畔,阴气焰焰侵于阳。
阳收刚明避其势,阴负捷胜尤倡佯。
地乘是气亢于下,震荡裂拆乖其常。

88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 宋·郑刚中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89 《括苍胡经仲以经术授吾乡子弟》 宋·吴芾

风期久已暗相亲,樽酒论文未厌频。
底事天公苦乖隔,动将离索付骚人。

90 《双桃寄鞏经略三首》 宋·姜特立

忽见双桃入眼新,捧看惊动坐间宾。
老夫得此浑无为,持寿高堂两玉人。

91 《经进百韵诗》 宋·岳珂

永佑当临御,重熙极泰亨。
物穷隍土复,地大蘖牙萌。
蕞尔瀛懦图,违吾海上盟。
烽烟昏九土,氛雾塞三精。

92 《经冯将军墓》 宋·陈允平

同山半白云,此地葬将军。
香火空遗像,朝廷纪旧动。
铁衣悬古塔,金钺镇荒坟。
一涧清泠水,年年生紫芹。

93 《踏云行·耳听金经》 元·马钰

耳听金经,口餐玉饼。
手持象管书心印。
虽然事事竞相萦,真如不动常清净。
欲要灵明,须磨内镜。
居尘不杂真常应。
真常应后显胎仙,胎仙

94 《满庭芳 看清静经,因作是词,赠徐司判》 元·马钰

孤眠独处,不迷外境。
常常留心内认。
悟彻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即非世间男女,是无中、些儿结正。

95 《和经略宣徽吴太尉以将经洛阳旧隐之作》 宋·宋庠

公有长才动缙绅,朝廷不肯弃名臣。
高怀空结山中社,远略今清塞外尘。
竹坞未荒溪叶密,菊丛虽旧径花新。
南台素壁题名处,莫惜麾铙一驻轮。

96 《毕少董繙经图诗》 宋·王铚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97 《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简范经历》 宋·戴表元

为山不愿高,为水不原深。
水深蛟龙集,山高虎豹蹲。
我有避人法,终日衣冠林。
煌煌钱塘城,游尘书为阴。

98 《送邓善之提调写金经》 宋·方回

二三十载乡闾师,黄纸初除专讲帷。
溧阳虽小亦新郡,学廪粗足晨昏炊。
曰事未然缺次远,槐宫尚需蝉再嘶。
士食天禄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99 《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100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金刚藏菩萨》 宋·释正觉

黄金出鑛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
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
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
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得藩篱。

* 关于动经的诗词 描写动经的诗词 带有动经的诗词 包含动经的古诗词(8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