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迹的诗词(735首)

101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唐·张南史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
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
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102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唐·王建

辉天复耀地,再为歌咏始。
素传学道徒,清门有君子。
文涧泻潺潺,德峰来垒垒。
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

唐诗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103 《宫词一百首》 唐·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女子宫怨

104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唐·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105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唐·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叙事豪放抒情

106 《游烂柯山》 唐·谢勮

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
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
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
宛演横半规,穹崇翠微上。

107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唐·崔备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
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
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边塞写人将军

108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109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
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
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110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
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
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111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唐·权德舆

受氏自有殷,树功缅前秦。
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纷纶。
道义集天爵,菁华极人文。
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112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唐·权德舆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113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114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115 《题广昌馆(在随州枣阳县南)》 唐·韩愈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
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边塞讽刺组诗

116 《岭南江行》 唐·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励志

117 《巽公院五咏》 唐·柳宗元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咏物组诗

118 《巽公院五咏·禅堂》 唐·柳宗元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119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120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 关于发迹的诗词 描写发迹的诗词 带有发迹的诗词 包含发迹的古诗词(7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