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唇舌的诗词(62首)

41 《三陈公佥事祚中丞察侍郎瓒》 明·何允泓

国论倚台谏,悠悠难具论。
昌言风已微,钩党日愈新。
柱下树荆棘,夕垣伏戈矜。
深宫沉白简,天语隔紫宸。

42 《摴蒱歌(并序)》 明·刘黄裳

龙女诵经香饭毕,长安放衙初岸帻。
桃笙幔展燕寝春,试下红衫轻一掷。
绿云点点玳梁间,海燕翩翩对远山。
仙人好博雷翻掌,玉女投壶电解颜。

43 《洞山(用张之象韵)》 明·陆师道

洞山虚中高揭唇,白石齿齿排为龈。
引吸波浪气吐吞,张吻露腭何鳞皴。
我疑巨鳌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扪。

44 《谢李常伯》 宋·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45 《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宋·晁补之

兔诚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虽有目未瞥。
兔孙能飞仙,飘忽天汉决。
不逢易牙试,厥胄几泯灭。

46 《出都寄二苏》 宋·毛滂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葛亮公彙进民所怀,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随类举皆可观,

47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 宋·魏野

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48 《感时述事(十首)》 明·刘基

八政首食货,钱币通有无。
国朝币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转布弥寰区。
此物岂足贵,实由威令敷。

49 《京华对雪》 宋·强至

嘉祐岁庚子,长安一尺雪。
落地还成冰,后土冻欲裂。
出门望天街,层城裹银阙。
健马载高冠,傍人指夔卨。

50 《上亭书事》 宋·李新

自笑知公日据鞍,谁令生不近长安,此条太乐非清职,何物先生只冷官。
背日潢污犹鼎沸,隔唇喉舌亦灰乾。
五浆不馈寻常客,却作行人一等看。

51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宋·郑刚中

海风票勿树如幢,风吹树颠结槟榔。
贾胡相衔浮巨舶,动以百斛输官场。
官场出这不留积,布散仅足资南方。
闻其入药破痃癖,铢两自可攻腹肠。

52 《寄潘粹》 宋·汪莘

梦魂何事练溪滨,起自新春向晚春。
红杏园林催百舌,绿杨洲渚荐重唇。
一年好处是寒食,三月水边多丽人。
遥想使想行乐处,牡丹如障草如茵。

53 《适得滷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 宋·郑清之

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
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
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
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

54 《宣城道中》 宋·华岳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55 《酴*香》 元·王哲

自在随缘,信脚而无思没算。
召清飚,邀皓月,同为侣伴。
步长路,成欢乐,唇歌舌弹。
忽经过洞府嘉山,堪一玩。

56 《大满禅师赞》 宋·释慧开

再出头来满面尘,那堪喜舌兴摇唇。
松枯石烂凭谁委,累及痴呆蹈碓人。

57 《骑虎丰干赞》 宋·释慧开

忙忙业识老丰干,鼓舌摇唇总自瞒。
从踞虎头取虎尾,衲僧门下管窥斑。

58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59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不起一念,向道须弥。
舌头一脔肉,口唇两边皮。
云门得用妙如许,不落是非知不知。

60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三寸舌,两片唇,无始时来赚杀人。
解弄不教圭角露,阿谁参见跛云门。

* 关于唇舌的诗词 描写唇舌的诗词 带有唇舌的诗词 包含唇舌的古诗词(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