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知生的诗词(1155首)

1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唐·元稹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
暗蛊有时迷酒影,浮尘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2 《乌生八九子》 宋·文同

南山有乌鸟,生子层崖巅。
戢戢新羽成,相将弄晴烟。
朝饥集垅土,暮渴来岩前。
托居深林中,自足终尔年。

3 《周愚卿以二苏先生李公择共同体鲁直秦少游直》 宋·赵蕃

苏李是吾师,黄秦实嗣之。
爱其吟可老,得自买倾资。
有本皆如是,斯文不在兹。
因知乃翁意,遗子以鎡基。

4 《赠上都紫极宫刘日新先生》 唐·李中

道德吾君重,含贞本去华。
因知炼神骨,何必在烟霞。
棋散庭花落,诗成海月斜。
瀛洲旧仙侣,应许寄丹砂。

5 《依韵和试笔偶书》 宋·梅尧臣

洗砚开书几,拈毫喜子巢。
不为微物挠,自向小栏敲。
已逐游丝末,还缘翠叶梢。
因知生理大,不必在重爻。

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送别劝勉学习

7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传记

8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9 《卜居》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古文观止楚辞写人品格励志

10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赠言劝勉学习励志序文

11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12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13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14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5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16 《顺治归山诗》 清·爱新觉罗·福临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17 《有木诗八首》 唐·白居易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
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18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19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 宋·王禹偁

咏尽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称好闲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泽根。
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20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宋·楼钥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 关于因知生的诗词 描写因知生的诗词 带有因知生的诗词 包含因知生的古诗词(11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