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却的诗词(1214首)

1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 宋·赵蕃

欲前复却路成迷,冷日悲风为惨凄。
以口语心千万种,可能一一见书题。

2 《羌村》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归乡乡村生活组诗

3 《出都寄二苏》 宋·毛滂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葛亮公彙进民所怀,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随类举皆可观,

4 《杂言(十一首)》 明·张羽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
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能觉。
况复多谬忘,空为俗所薄。

5 《东禅百韵》 宋·刘宰

群居厌嚣烦,兀坐怅离索。
动静两何心,求端徯先觉。
张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诺。
重以临邛客,雍客出莲幕。

6 《梨》 宋·李复

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
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廊。
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

7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此公旧任建德令)》 唐·刘长卿

遥忆新安旧,扁舟复却还。
浅深看水石,来往逐云山。
入县馀花在,过门故柳闲。
东征随子去,皆隐薜萝间。

8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唐·刘禹锡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
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9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 唐·雍陶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10 《水调歌头(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 宋·刘辰翁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

送别写景写人

11 《饭水西驿》 明·吴国伦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
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
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
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
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
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12 《潮阳尉郑太玉梦至泉侧饮之甚甘明日得之东山》 宋·唐康

入道肯著相,出神得佳泉。
起寻定中境,偶在山之巅。
四人蹋{抗扌换乔}{抗扌换虚},数里闻潺湲。
循声到巉绝,满意流甘鲜。

13 《送杨辟秀才》 宋·欧阳修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
乃知天下下,所识惭未博。

14 《春风》 宋·梅尧臣

常愁春云低,谁料春风恶。
摇扇无定响,折干时闻落。
吹花拥细草,送两来高阁。
江燕倚身轻,逆飞前复却

15 《和提刑子功喜雨》 宋·文同

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
真宰每自惜。
才洒复却晴。

16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宋·晁补之

野人肮脏无与邻,世人共笑子独亲。
沛然有余不矜饰,我亦谓子诚可人。
万鱼噞喁困复却,看子撇捩黄金鳞。
人甘如醴饮者醉,我独蜇口如姜辛。

17 《南岳圣业寺禹柏》 宋·陈傅良

久与林壑居,所见皆众穉。
岂无寿千年,未有此柏异。
壮而尝参天,晚乃但仆地。
定非风雨摧,殆是斤斧弃。

18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唐·杜甫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19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唐·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20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唐·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 关于复却的诗词 描写复却的诗词 带有复却的诗词 包含复却的古诗词(12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