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焦的诗词(81首)

41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42 《杨高士听弹琴》 宋·姚舜陟

我来请雨谒龙公,日脚已敛云冲融。
解衣盘礴暂小憩,清谈对此两相翁。
霏霏锯屑引意静,爇鼎忽闻弹丝桐。
少年水师貌颇古,十指捲袖如剥葱。

43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44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45 《宿象山下刘权家简澜上人》 明·郭第

我宿象山下,薜门潮一湾。
为寻焦隐君,太山今又还。
田家恐漂麦,扰扰趋林闲。
白发一老翁,倚树遥相扳。

46 《还自庐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明·娄坚

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
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
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沍。

47 《贵竹对雨寄焦学宪》 明·田汝成

远道难托迹,新羁多怯魂。
况兹风雨夕,四塞山城昏。
坐令昭旷怀,颓然抱幽存。
尚冀晤才彦,清谈蠲郁烦。
高山邈旌节,何用展寒暄。
孤鸿去容与,遐心矫腾骞。
君心谅无拒,跂予伫归轩。

48 《行路难·倚剑且勿叹》 未知·王偁

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
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君不见汉谣斗粟歌未阑,长门一夕秋草残。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况他人方寸间。

49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凯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50 《和王乐道烘虱》 宋·王安石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
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於虎狼饿。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51 《雪後寻梅偶得绝句十首》 宋·陆游

银烛檀槽醉海棠,老来非复锦城狂。
疏梅对影太清淡,为拂焦桐弹履霜。

52 《过京口》 元·王冕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
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
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

53 《结交行送武之文》 元·王冕

江南野人毛发古,骑牛读书无一侣。
白眼遥看泰华云,赤脚冷濯沧浪雨。
长安小儿不足数,论文忽有东平武。
武君胸中气峥嵘,呼吸云梦吞沧溟。

54 《绝句》 宋·欧阳修

冷雨涨焦陂,人去陂寂寞。
惟有霜前花,鲜鲜对高阁。

55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 宋·梅尧臣

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
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
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
肌肤非木石,絺綌烦衣襟。
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56 《拍板谣》 宋·王禹偁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

57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饫餍城市劳,思得远去与俗逃。
借来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连绵半日走十堠,急雨随湿衣与袍。
到家觅火烘衣湿,亟书名纸挥墨毫。

58 《汲阳阻风》 宋·苏辙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59 《汲阳阻风》 宋·苏辙

锺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60 《静化堂》 宋·曾巩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可长。
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
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
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 关于对焦的诗词 描写对焦的诗词 带有对焦的诗词 包含对焦的古诗词(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