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高水长的诗词(1591首)

121 《有酒十章》 唐·元稹

有酒有酒鸡初鸣,夜长睡足神虑清。
悄然危坐心不平,浩思一气初彭亨。
澒洞浩汗真无名,胡不终浑成。

122 《摸鱼子·高爱山隐居》 宋·张炎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
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

想象写景隐居抒情愤懑

123 《管晏列传》 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24 《题边长文所画山水图歌为常伯敬赋》 明·刘崧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125 《出都寄二苏》 宋·毛滂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葛亮公彙进民所怀,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随类举皆可观,

126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 唐·李白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怀古赞美女子

127 《游春十二首》 唐·姚合

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
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
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

128 《忆余杭·长忆吴山》 宋·潘阆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
庙前江水怒为涛。
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
时有阴云笼殿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
遥奠酒盈卮。

怀旧

129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
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13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f2松声。

131 《拟古诗十二首》 唐·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132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133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环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
亭、太守自名之也。

134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13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136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唐·李白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137 《岘山怀古》 唐·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怀古写山写景

138 《括沁园春》 宋·林正大

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
敞明窗净室,素屏虚榻,要仰观山色。
俯听流泉。
中有池台,旁多竹卉,夹涧杉松高刺。

139 《满江南(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宋·王淮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140 《人间词话七则》 清·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写人音乐知音感慨

* 关于山高水长的诗词 描写山高水长的诗词 带有山高水长的诗词 包含山高水长的古诗词(15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