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峰势的诗词(390首)

21 《金陵即事》 宋·丘濬

六朝宫阙久蒿莱,紫盖黄旗帝运开。
沄鹊漏传云外观,凤皇箫奏月中台。
千山峰势连吴远,万里江流自蜀来。
此日金陵非昔日,子山词赋莫兴哀。

22 《游黄山》 宋·释岩隐

芒鞋踏遍翠微中,拭目群峰势插空。
石罅迸泉珠跳白,山花落涧锦浮红。
一天星澹猿啼晓,万壑云生虎啸风。
药臼丹炉经世远,轩皇曾此驾飞虹。

23 《游上方小酌僧舍》 明·易恒

上方气压湖山胜,老我登临思惘然。
一鸟影沉秋水外,千峰势断夕阳前。
清尊白发酬今日,画舫朱帘记昔年。
独倚危阑重吊古,荒台樵唱起苍烟。

24 《题益阳清修寺》 宋·张栻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25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宋·赵蕃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
非鬭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
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26 《题西湖竹阁寺》 宋·姚勉

入门才见万琅玕,便觉玲珑日影寒。
峰势近环檐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
烟霞古淡僧容瘦,风露清高鹤梦残。
已占两亭凉坐足,再须登阁倚栏干。

27 《梵天寺二首》 宋·释智圆

路上中峰势屈盘,尘埃踪迹到终难。
秋杉影射经窗冷,夜浪声摇睡榻寒。
云过闲轩香篆润,日移幽砌藓痕干。
吟馀静立凭栏久,极目长江水渺漫。

28 《南岳》 宋·陶弼

祝融何峻极,下看白云根。
绝顶人稀,诸峰势独尊。
阔能遮日域,高不避天阍。

29 《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柏半带斤斧痕。
要还清净扫尘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30 《晚晴见终南诸峰》 唐·贾岛

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
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写景送别友情

31 《登祝融峰》 唐·王元

草叠到孤顶,身齐高鸟翔。
势疑撞翼轸,翠欲滴潇湘。
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
晴空聊纵目,杳杳极穷荒。

32 《题龟峰》 宋·陈康伯

形势如龟禀赋奇,昂头曳尾向溪湄。
石色烝霞红甲润,苔痕湿雨绿毛垂。
恍如献瑞在官日,犹似呈书出洛时。
千秋矻立层霄表,寿比乔松可等期。

33 《前海观莲花峰》 清·石涛

海风吹白练,百里涌青莲。
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
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
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

34 《望仙峰》 宋·傅权

嵯峨山势傍云天,试问谁来此望仙。
终日望仙仙不见,始知仙道若茫然。

35 《登东峰亭》 宋·刘琦

凯还几度宴东峰,亲构危亭接梵宫。
势人青冥横绝壁,路盘空曲压高松。
临流自笑功名薄,对酒忻逢景色重。
飘泊却惭归未得,日斜坐听暮云钟。

36 《状元峰》 宋·欧阳麟

一峰高耸上参天,地势钟灵出状元。
雪霁乍疑抽紫笋,云开忽见吐青莲。
平明远捧金乌小,薄暮高擎玉兔圆。
独羡唐家贤父子,芒名留得后人传。

37 《回峰院留题》 宋·王曙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随吏役,暂得拂尘埃。

38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古风二十五韵》 宋·张縯

化工神伟开物姿,劖石万仞不作痴。
巍峰耸立威凤举,急挟怒流奔马迟。
隐然万里形胜重,信矣四海游观奇。
天开匹练势巀页,云拥列嶂青参差。

39 《云安仙客行赠王五峰都宪》 明·张邦奇

放舟下鱼复,势与蛟龙争。
纬繣云摇三峡影,微茫月照万川城。
可怜万里飘蓬客,苍苔露冷东山石。
见说仙翁此结庐,暂向云阳停挂席。

40 《题回峰寺诗》 宋·王安石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 关于峰势的诗词 描写峰势的诗词 带有峰势的诗词 包含峰势的古诗词(3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