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知山的诗词(2037首)

1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 明·钱宰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欹老干。
北风猎猎天正寒,仿佛风节凭西阑。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间。

2 《喜雨望巴罗二山》 宋·罗点

叔元不冠椎两髽,萦青绾绿如堆鸦。
{上髟下监}鬖远望毛发古,日日惟闻餐暮霞。
吾家公远更清绝,带眼不穿衣不结。
好风吹袂任飘摇,夜夜惟闻弄明月。

3 《秋日山斋书怀》 唐·刘沧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
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
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

4 《惠山斋中听雨》 宋·李详

云冷银蟾逐,香寒宝篆迟。
轻雷新破梦,好雨故知时。
池荇阴抽带,山茶暗展旗。
空阶闻夜呼,楚客起题诗。

5 《望颐山》 明·马治

斜日水南行,苍然云景清。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
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
西阳亭不见,惆怅翳榛荆。

6 《过水南甚早》 宋·赵蕃

夜雨晓仅止,前山云未收。
陂田飞宿鹭,社木唤晴鸠。
云里浮图级,滩边贾客舟。
故知山可住,不觉利能谋。

7 《宿仙山浸碧轩二首》 宋·王柏

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
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
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
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8 《赠程山人》 宋·方回

青囊遗论究几深,屋宅为阳墓宅阴。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凭心上指南针。
故知形胜从来有,难必荣华此处寻。
周洛秦函倏兴废,岂虞山水唤之今。

9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五首》 宋·罗一龙

剖竹估符墨未乾,先生雅意只青山。
潇然纸帐梅花梦,不到清香画戟间。

10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 宋·危彪

世态纷纷等触蛮,惟公打透利名关。
八州不作士衡梦,三径谩为元亮还。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节照西山。
想应精爽难埋没,只在青松白石间。

11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二首》 宋·危骖

巴陵三载掾,太半并棠阴。
仆守濂溪训,公推靖献心。
迨更深夜箦,茹纳惜时金。
引领西山路,天风泪满襟。

12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二首》 宋·易中行

平塘古君子,出处一渊明。
诗句月般好,宦情云样轻。
从教五马贵,不博几鸥轻。
满目西山恨,遥途驻隆旌。

13 《次韵谢遁翁吴山长孔昭三首》 宋·方回

笔追古作未云赊,正始遗音到永嘉。
谏列合骑沙苑马,从臣宜赐壑源茶。
吟边彭泽先生柳,梦里长安进士花。
不朽故知非爵位,文章海内旧名家。

14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5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山水哲学

16 《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辞赋精选音乐

17 《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

18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宴饮山水抒情

19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宋·詹玉

泛孤艇、东皋过遍。
尚记当日,绿阴门掩。
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
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

记事感怀

20 《吴山图记》 明·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
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

古文观止咏物写人忧民

* 关于故知山的诗词 描写故知山的诗词 带有故知山的诗词 包含故知山的古诗词(20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