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棹唱的诗词(98首)

61 《渔家傲·众绿如生如羽葆》 元·许桢

众绿如生如羽葆。
池光摇漾连汀草。
红杏已无春意闹。
风致好。
水中三屿如三岛。
荷叶如钱蒲袅袅。
石渠静听泉声小。
从此圭塘时检校。
停短棹。
柳阴高唱渔家傲。

62 《柳梢青 以上四首,许桢步其父许有壬韵,附》 元·许桢

山远生岚。
溪清呈底,剡棹收帆。
风物依然,烂红茶树,回色青柑。
暗香寒阻梅庵。
把楮颖、权收墨篮。
暧阁红炉,浅斟低唱,好个江南。

63 《沁园春 渔》 元·王*

不种田园,投闲江海,远绝尘踪。
保一家性命,扁舟为屋,随机应舵,逐浪乘风。
九曲江头,三元潭里,直把银钩堕水中。
波深底,把金鳞钓出,回棹孤峰。

64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 明·汪广洋

归路贪行不觉多,馆夫连日棹江波。
满船争唱湖州调,两岸云山侧枕过。

65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 宋·石介

中心横大江,两面叠青嶂。
江山相夹间,何人事吟放。
半樽岸帻坐,永日开舲望。
孤棹已夷犹,数峰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岚浮水上。
鸣鹭答猿啼,樵歌应渔唱。
并生泉石心,堪愧庸俗状。

66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明·徐有贞

太液洞高秋,晴波入晚游。
露香荷气润,云白柳风柔。
红袖争牵缆,黄门学棹舟。
君王回顾笑,妃子唱《齐讴》。
¤

67 《桃源图》 宋·冯信可

桃源东回溪转长,桃花开时春日光。
幽禽出树乱红落,游鱼吹花流水香。
山人正住溪之浒,屋角花开自成坞。
寻源未许武陵人,隐者但作桃花主。

68 《洞庭晚望七首》 宋·高善濂

击汰凉风水面回,偃虹堤上夕阳开。
含浆老蜌浮光起,迎棹神鸦舞翅回。
醉唱难寻渔笛乐,羁怀易动暮笳哀。
何能雪鹭银鸥侣,尽日无愁曲岸隈。

69 《送空维那》 宋·释行巩

十载中原一棹还,碧琉璃外更无山。
扣舷三下知谁会,自作吴音唱月弯。

70 《咏练川》 宋·王子昭

吴淞江上流来水,鸭绿粼粼漾清泚。
东风无力蔼清光,一片縠纹吹不起。
夜来雨涨三尺深,鵁鶄鸂鶒争浮沉。
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线拂浪摇青金。

71 《题十咏堂》 宋·赵善宣

十咏名堂岁月深,我来访古避荆榛。
依村结屋临山址,种柳寻花傍水滨。
珠玉旧传清唱在,沧浪初棹绿波新。
此心乐与邦人共,要使浑如郡北春。

72 《和清卿雪溪泛舟晚登华盖亭》 宋·郑伯英

满江风雨酿清愁,坐啸烟波一叶舟。
目送飞花千里去,身随空碧一鸥浮。
兜罗世界成游戏,欸乃声中自唱酬。
试问剡溪回棹客,可能乘兴上南楼。

73 《秋日湖上》 明·丰越人

闲棹满湖云,来寻物外群。
石梁临壑度,霜杵隔峰闻。
树啸风相命,花愁月与分。
更怜沙岸夕,渔唱递江澒。

74 《探莲曲》 明·韩邦靖

江南七月莲花开,江上女儿采莲来。
桃颊双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台。
春台一望隔千山,征客秦关更楚关。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时还。

75 《吴门春游曲四首》 明·居节

谁家年少恣春游,翠幄朱旗三橹舟。
齐唱棹歌江似沸,黄莺啼杀不回头。

76 《吴姬留客行》 明·王绂

吴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连山黛锁青蛾,汗透霞绡湿香玉。
问郎今去宿谁家,郎须听妾弹琵琶。
吴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颜如花。

77 《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 明·朱瞻基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78 《登西山望硖石湖》 唐·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79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宋·苏轼

波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80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宋·苏轼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 关于棹唱的诗词 描写棹唱的诗词 带有棹唱的诗词 包含棹唱的古诗词(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