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性的诗词(1133首)

81 《田家杂兴八首》 唐·储光羲

春至鶬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82 《同房宪部应旋》 唐·储光羲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83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唐·王昌龄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84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咏物

85 《杂诗六首》 唐·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8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87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春天感叹岁月组诗

88 《效陶彭泽》 唐·韦应物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89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写水哲理

90 《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甥播)》 唐·韦应物

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涧依硗瘠,竹树荫清源。
贫居烟火湿,岁熟梨枣繁。
风雨飘茅屋,蒿草没瓜园。

91 《答僴奴、重阳二甥(僴奴赵氏甥伉,重阳崔氏甥播)》 唐·韦应物

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涧依硗瘠,竹树荫清源。
贫居烟火湿,岁熟梨枣繁。
风雨飘茅屋,蒿草没瓜园。

92 《端居感怀》 唐·韦应物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93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咏史怀古爱情

94 《答侯少府》 唐·高适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
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
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

95 《苦雪四首》 唐·高适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
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惠连发清兴,袁安念高卧。

96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咏怀忧国忧民

97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唐·杜甫

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
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
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
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98 《晦日寻崔戢、李封》 唐·杜甫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99 《遣兴五首》 唐·杜甫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重阳节悲秋

100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唐·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 关于此性的诗词 描写此性的诗词 带有此性的诗词 包含此性的古诗词(11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