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源地的诗词(724首)

1 《送李际可婺源学录》 宋·牟巘五

乃祖当年洗日功,特书赖有紫阳翁。
此邦况是渊源地,好玩遗编振绪风。

2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宋·蒋捷

秦人占得桃源地
说道花深堪避世。
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
明朝与子穿花去。
去看霜蹄剜石处。
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3 《云溪杂咏》 宋·郭印

入门何所有,弥望只林泉。
尘垢人间世,云霞洞里天。
閒亭藏复见,小径绝仍连。
勿说桃源地,幽深自一川。

4 《辞荐呈余廉访》 宋·蒋芸

耒耜生涯远俗嚣,年来无梦到金貂。
一池皓月□诗骨,满圃春风长药苗。
愧不漆身吞豫炭,聊将洗耳弃由瓢。
分甘投老潭源地,为谢云笺莫见招。

5 《闻开化用兵寄思道》 明·郑善夫

旧是桃源地,如何丧乱滋。
荷殳连老少,流血满潢池。
蜀道奔惟汝,荆州仗有谁。
尊翁在垂白,莫遣怨流离。

6 《次韵章禹直魏道辅赠答之诗》 宋·黄庭坚

我老倦多故,心期马少游。
愿为春眠蚕,吐丝自绸缪。
翩翩魏公子,阅世无全牛。
吹嘘鼓万物,领袖倾九流。

7 《游杨村仁王院二十韵》 宋·郭印

山行不作懒,杖策穷幽邃。
崎岖十里馀,乃得桃源地
竹树蓊以鲜,峰峦秀而媚。
娇云弄奇姿,啼鸟含幽意。

8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唐·苏颋

右地接龟沙,中朝任虎牙。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朔风摇汉鼓,边马思胡笳。
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
当看劳还日,及此御沟花。

春天田园思乡

9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唐诗三百首乐府写景

10 《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 唐·殷寅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
严令天地肃,城阙如何见。
蔼蔼王侯门,华轩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虏尚交战。
投策去园林,率名皆拜选。

11 《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唐·耿湋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
盂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写景山水

12 《桃源图》 唐·韩愈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13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14 《济源寒食》 唐·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送别抒怀孤寂

15 《送汀州源使君》 唐·张籍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
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
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
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16 《二月二日游洛源》 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唐诗三百首音乐

17 《清源标公》 唐·方干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
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18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唐·唐彦谦

越公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
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19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唐·唐彦谦

越公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
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20 《题颍源庙》 唐·韦庄

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
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
万木倚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 关于源地的诗词 描写源地的诗词 带有源地的诗词 包含源地的古诗词(7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