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灶烟的诗词(272首)

1 《石头田》 宋·方回

昼欲求一淘,有灶无灶烟
夜欲求一榻,有屋无屋椽。
历历数百里,无人居道边。
问言何至此,我亦为恍然。

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 明·虞淳熙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3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唐·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4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唐·岑参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
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
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
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5 《寄贾岛浪仙》 唐·姚合

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
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缉。
疏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
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

宫怨

6 《樵人十咏·樵家》 唐·陆龟蒙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
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
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7 《杨林病榻罗果斋太守远访(《七十行戍稿》)》 明·杨慎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
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
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谁怜。
眼前难缩壶中地,何问灵均楚国天。

8 《文会飞霞观》 宋·刘植

水满平川月满船,船轻撑入藕花边。
移来谢守岩前坐,疑是容成洞里仙。
灶烟遮松际鹤,丝桐声杂树头蝉。
明朝更践弥明约,句拟当年石鼎联。

9 《李氏山庄留别》 宋·释简长

鹤氅轻冠冕,谁人不羡君。
松斋秋掩月,石窦醉眠云。
远墅灶烟合,寒原驿路分。
前行鞭瘦马,馀恨暂离群。

10 《于介翁别去一载偶会高湖谩成唐律以写相思之》 宋·王道士

高湖回首恰周期,别后青山几度思。
灶烟霞空入梦,夜窗风雨忆论诗。
百年相会宁无约,九日来游竟失期。
去去但坚金石操,岁寒松柏有深知。

11 《宿梅仙坛》 宋·张广汉

夜宿梅坛境,山寒万籁空。
无才供吏隐,有梦忆仙翁。
石齿含残雪,松髯奋急风。
灶烟如可舐,跨鹤问鸿蒙。

12 《寄仙岩翁》 明·兰江濋公

巾峰高插牛斗旁,高人一出草木黄。
碧云缥渺下溟漳,直来竺国吴山阳。
吴山竺国山水重,丹灶烟锁莲花峰。
一声两声猿啸月,十里五里松号风。
高人放浪得真趣,半纸功名何足贵。
白头黄卷对青岑,金鸟飞上裟罗树。

13 《渔阳客劭》 明·李延兴

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
石垆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
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14 《追挽忠襄王》 明·刘三吾

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
诸葛未亡将复汉,岑彭遽死岂非天。
蛟龙泣下三秋雨,貔虎愁连万灶烟
先志克申仇亦复,谁知今子总戎贤。
此皆学士在粤西及归楚云作,其语意感激,不忘故国,殆
亦有犁眉之志乎?

15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 宋·苏轼

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千章杞梓阴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
归来金帛看赪肩。

16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 宋·苏轼

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
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
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
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赬肩。

17 《冬夜》 宋·陆游

飕飕黄叶欲辞枝,况著霜风抵死吹。
投老难逢身健日,读书偏爱夜长时。
孤村月白闻衣杵,破灶烟青煮芋糜。
不是用心希陋巷,为儒自合耐寒饥。

18 《官廪月钱不足经费》 宋·宋祁

俸微才给斗升储,炀灶烟沈乏爨苏。
下泽出游无款段,长安饱死羡侏儒。
病杯残蚁分蛇影,梦管流尘晦鼠鬚。
天极包荒恩未报,敢随张翰忆秋鲈。

19 《病目》 明·高启

闭目洗黄连,深窗坐兀然。
未忘听鸟兴,暂绝看花缘。
问女知檐日,嗔奴畏灶烟
愿因无见处,得证定心禅。

20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 关于灶烟的诗词 描写灶烟的诗词 带有灶烟的诗词 包含灶烟的古诗词(2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