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囊的诗词(268首)

1 《题济胜七物·四笔囊》 宋·陈造

毛锥老去未轻投,革带罗囊特命收。
准拟西胡持酒处,偕翁濡首破诗愁。

2 《闻西省赏酴醿芍药戏成小诗奉简泰之侍讲舍人》 宋·周必大

从来引玉即抛砖,自笔囊空百不堪。
赖得酒酣须茗饮,聊将青子助回甘。

3 《次韵寄汪教授二首》 宋·陈造

友贤端许写中怀,千丈孤标十倍才。
黄绢旧知儒业富,黑头宁受岁华催。
笔囊小却司盘诰,鼎实终期荐傅梅。
指日元侯矕龙衮,未容文学久低回。

4 《笔》 唐·杨收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5 《病中数辱曾无逸架阁见问今日忽闻徙居走笔奉》 宋·陆游

病羸不办揽衣迎,剥啄空惭扣户声。
凡药岂能驱二竖,清心幸足制三彭。
巷南僦屋傥可问,岁晚囊衣吾亦行。
不为朝天愁路涩,夜窗灯火要寻盟。

6 《胸次郁郁偶取枯笔作狂草遂成长句》 宋·陆游

酒隐人间六十年,晚途敛版自伤怜。
庄周聊寄漆园吏,梅福终为吴市仙。
方外酒徒盟尚在,囊中剑术老当传。
此心郁屈何由豁,聊遣龙蛇落蜀牋。

7 《书几试笔》 宋·陆游

鬓毛萧飒齿牙疏,九十侵寻八十余。
屋小苦寒犹省火,窗明新霁倍添书。
解梁已报偏师入,上谷方看大盗除。
药笈箸囊幸无恙,莲峰吾亦葺吾庐。

8 《林为之送笔戏赠》 宋·黄庭坚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麤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9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宋·刘克庄

占断十分清,飞来一点轻。
死还为腐草,生怕傍长檠。
扇扑随风远,囊盛彻夜明。
藜灯与莲炬,不似尔多情。

10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宋·刘克庄

三儒夜话俱忘寝,户外纵横卧仆夫。
椰腹拈来即书簏,芋头煨熟当行厨。
谪仙岂是无诗种,处士相传有句图。
师服何曾能把笔,短章吟就改还涂。

11 《纵笔六言七首》 宋·刘克庄

读过书皆遗忘,老来诗愈颠狂。
不献贵人夹袋,尽入奚奴锦囊。

12 《刘韶美监丞以予发策玉堂小诗送笔墨云腹囊英》 宋·周必大

风雨惊呼未霁虹,笔精墨妙策新功。
要令快草三千牍,故借泠然九万风。

13 《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 宋·毛滂

落落湖边松,济济松下风。
冷然入君怀,萧飒诗脾中。
清露泻笔端,一扫浮埃空。
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

14 《回上张太尉(一云“谢赐玳瑁笔见征楚国公碑》 元·杨维桢

昨夜文星照南极,今朝客省过东维。
锦囊颖脱千年兔,斑管光摇九尾龟。
墨卷风云随王气,恩分雨露出天池。
老夫来草平蛮策,先写新封楚国碑。

15 《走笔谢司徒侍中惠柑》 宋·强至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
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
自堪珍玩夸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
拜赐愈知公意重,不同设醴望元王。

16 《忧居杜门久废笔砚兹因卜筑辄有所感不免破戒》 宋·吴芾

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
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
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
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

17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宋·赵蕃

遂初赋就笔余铓,赠我蒙探古锦囊。
耐久固殊流俗败,含情浑似故人长。

18 《近乏笔托二张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长句以资一》 宋·赵蕃

诗老作诗穷欲死,序诗乃得欧阳氏。
序言人穷诗乃工,此语不疑如信史。
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
是知造物恶镌鑱,故遣饥寒被其体。

19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宋·岳珂

山行事事宜,酒兴富於诗。
云锦工何用,风帘酒圣知。
囊空须共赋,笛好爱孤吹。
斟酌苍茫咏,凭高漫尔为。

20 《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黄昏外,衡门紫翠边。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 关于笔囊的诗词 描写笔囊的诗词 带有笔囊的诗词 包含笔囊的古诗词(2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