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箫的诗词(313首)

41 《秋景》 宋·吕徽之

商声早已到梧桐,夜气生凉湛碧空。
閒倚小窗待明月,紫箫吹彻木犀风。

42 《洞庭秋月》 明·黎扩

湖上清秋夜,扁舟泛碧波。
紫箫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43 《和韵奉寄二首》 明·文质

玉山之堂风日好,高居共喜值清时。
紫箫度曲频行酒,彩扇分题即赋诗。
溪树积阴疑雨过,水花流影若云移。
白头有约渔庄上,我亦归来理钓丝。

44 《望仙谣》 明·许妹氏

瑶花风细飞青鸟,王母麟车向蓬岛。
兰旌蕊帔白雉裘,笑倚红栏拾瑶草。
天风吹擘翠霞裳,玉环金佩声琅琅。
素娥两两鼓瑶瑟,玉花珠树春云香。
平明宴罢芙蓉阁,碧海青童来白鹤。
紫箫声里彩云飞,露湿银河晓星落。

45 《望海》 明·殷弼

吴淞江口海门东,万里京师咫尺通。
白柁红旗三月浪,紫箫花鼓午潮风。

46 《赠周玄初尊师》 明·张紞

仙翁长炼九华丹,时有龙来问大还。
曾捧灵符归海上,故将霖雨洒人间。
紫箫吹月鸾双舞,白氅披云鹤共闲。
兰圃未滋春向暮,早须一噀破天慳。

47 《中秋长干曲三首》 明·周天球

玉笙低引紫箫长,不许商音断客肠。
听到月斜才入破,飞来七十二鸳鸯。

48 《夫人阁四首》 宋·苏轼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49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宋·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迢嶢。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

50 《游僊》 宋·陆游

飘飘鸾鹤杳难攀,万里东游海上山。
应有世人遥稽首,紫箫余调落云间。

51 《红梅 其六》 元·王冕

白日迟迟照窗户,深院不知春几许?紫箫声转香风回,隔帘踏动燕脂雨。

52 《秦淮夜泊》 宋·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53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元·元好问

邂逅一尊文字饮,春风为洗愁颜。
花枝入鬓笑诗班。
登临千古意,天澹夕阳间。
南去北来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间。
何人得似谢东山。
紫箫明月底,高竹倚风鬟。

54 《导引·金殿晚》 宋·无名氏

金殿晚、愁结坤宁。
天下母、忽仙升。
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
紫箫断後无踪迹,烟霭霭,夜澄澄。
晓梦到瑶城。
当时花木正冥冥。

55 《六州》 宋·无名氏

中兴运,孝治格升平。
回騩驭,弭凤驾,册宝初上鸿名。
龙楼问寝候鸡鸣。
更翻莱戏彩衣轻。

56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宋·梅尧臣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57 《仙人》 宋·文同

头梳三角髻,余发散垂腰。
时伴秦楼女,月明吹紫箫

58 《将之浙江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散独宿空亭遂书》 宋·曾巩

蜀客向何处,欲观浙江潮。
舣舟吴门栅,况会故人招。
置酒吴亭上,无人吹紫箫
浩观万物变,飒尔生凉飙。

59 《和朱成伯》 宋·胡寅

劫劫官身未许收,江山到处发诗愁。
弃繻西上今将老,襆被东来又欲秋。
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
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

60 《水龙吟 赋莲花海棠》 元·王恽

两株云锦翻空,换根元有丹砂*。
绣帏重绕,银红高照,故家风味。
翠羽生红,雾纱肌玉,风流谁比。
记沉香亭暖,真妃半醉,云鬓乱,耽春睡。

* 关于紫箫的诗词 描写紫箫的诗词 带有紫箫的诗词 包含紫箫的古诗词(3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