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缯山的诗词(85首)

1 《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 宋·宋祁

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
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
道上落梅飘脆管,陌头繁杏著游鞯。
须知钧会人同乐,莫叹秦侯抱疾眠。

2 《闻行在今岁元夕放灯颇盛》 宋·葛立方

寂寞元宵十六霜,月中披蓑带干将。
兜鍪第见烽火举,觚棱不辨华灯张。
新来冰天被声教,铁骑无复驰沙场。
缯山再见旧灯影,金枝密焰看流芳。

3 《上元应制次韵》 宋·李吕

华灯不夜照青春,鳌背背缯山迥绝尘。
已遣烛龙啣火炬,更开璧月驻飚轮。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

4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 唐·张碧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云,著向江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5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 唐·吴筠

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
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
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
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6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宋·张元干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孤独思乡春节

7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 唐·张碧

寒姿数片寄突兀,曾作秋山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雷,着向池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醉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粘秋云。
我闻吴中项容水,邀得将来倚松下。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

8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元·李齐贤

玉塞多缯缴,金河欠稻粱。
兄兄弟弟自成行。
万里到潇湘。
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
波头人散近斜阳。
欲下更悠扬。

9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元·李齐贤

玉塞多缯缴,金河欠稻粱。
兄兄弟弟自成行。
万里到潇湘。
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
波头人散近斜阳。
欲下更悠扬。

10 《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风到宛陵,太守遇康乐。
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
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棲吒。
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

11 《登西冈望龙池诸峰赠马二山人》 元·周砥

登临不陟险,缓步情始畅。
振衣西冈头,矫首一长望。
朝阳匿光彩,宿雾犹隐嶂。
山灵忽不斳,连峰汹波浪。

12 《稽山农》 宋·陆游

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
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
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
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

13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宋·苏辙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14 《黄山高》 宋·汪莘

黄山高哉,岿然为江东之巨镇兮,壁立於两浙之上游。
摩天戛日以直上,阳枝阴派盘数州。

15 《春月白鹤吟寄魏鹤山》 宋·王迈

鹤去兮渠阳,发衣佤相羊。
啄芳洲兮饮碧湘。
如青城之棲兮流矢中伤。
鹤来兮钱塘,朱顶兮昂藏。

16 《山中雪》 宋·释文珦

中宵霰雪零,寒气晓来凝。
崖树当中折,山池到底冰。
芎糜强食肉,松炎胜添缯。
篱户牢关上,何人哕得譍。

17 《游鼓山一首》 宋·苏籀

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飘箔疏雨倾。
漱石枕流东道主,栉风沐雨吾曹行。
百寻悬瀑泻绅佩,两边乔木翔枅甍。
乞浆满瓯牛乳粥,纵酒下箸驼蹄羹。

18 《送任五之桂林》 唐·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送别写景抒情

19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20 《早登西禅寺阁》 唐·王建

上方台殿第三层,朝壁红窗日气凝。
烟雾开时分远寺,山川晴处见崇陵。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
莫说城南月灯阁,自诸楼看总难胜。

写景怀古

* 关于缯山的诗词 描写缯山的诗词 带有缯山的诗词 包含缯山的古诗词(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