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舌声的诗词(339首)

1 《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 明·徐渭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2 《春晓》 唐·李中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3 《祝英台近》 宋·辛弃疾

绿杨堤,青草渡。
花片水流去。
舌声中,唤起海棠睡。
断肠几点愁红,啼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

4 《醉桃源》 宋·吴潜

东风阑槛两三亭,游人步晚晴。
蜂回蝶转得能轻。
忽然春意生。
花未老,酒须倾。
劝君休独醒。
古来我辈最钟情,举头百舌声

5 《落花十绝》 宋·冯时行

枝头日日候韶妍,百舌声中又隔年。
莫道山翁无思绪,见人踏着便凄然。

6 《奉和高秘书雪中杂兴》 宋·苏泂

平湖添细碧,绕郭看新晴。
幸作当年瑞,那无一日情。
睡魂依酒浊,诗味益茶清。
寒事今如许,重扪反舌声

7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宋·释行海

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
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8 《百舌》 唐·郑愔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9 《春雨不闻百舌》 唐·顾况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
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10 《百舌吟》 唐·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11 《徐州试反舌无声》 唐·张籍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谿头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
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12 《百舌鸟二首》 唐·无则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1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4 《长安听百舌》 南北朝·韦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15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 宋·戴表元

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
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肴。
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

16 《竹间听反舌鸟》 明·孤松秀上

细霭轻岚散竹林,搘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17 《宁乡道上遇张伯声》 宋·戴复古

山禽调舌待舂哢,江雨收声开晓晴。
偶遇故人同杖履,梅花树下一诗成。

18 《百舌》 宋·梅尧臣

天窗明未明,飒飒过微雨。
已闻高树头,百舌间关话。
幽人枕上听不听,变尽春声始飞去。

19 《山中春晓听鸟声》 明·高启

子规啼罢百舌鸣,东窗卧听无数声。
山空人静响更切,月落杏花天未明。

20 《百舌鸟》 宋·文同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
南园花木正繁盛,小小大大皆来鸣。
藏枝映叶复谁使,不肯停住常嘤嘤。
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群鸟声。

* 关于舌声的诗词 描写舌声的诗词 带有舌声的诗词 包含舌声的古诗词(3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