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杖的诗词(267首)

21 《吴兴敬郎中见惠斑竹杖兼示一绝聊以谢之》 唐·刘禹锡

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
拄到高山未登处,青云路上愿逢君。

22 《红藤杖(杖出南蛮)》 唐·白居易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23 《南诏朱藤杖》 唐·裴夷直

六节南藤色似朱,拄行阶砌胜人扶。
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24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 唐·护国

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为有岁寒堪赠远,玉阶行处愿提携。

25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唐·皎然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
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
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
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
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26 《谢人惠拄杖》 唐·齐己

邛州灵境产修篁,九节材应表九阳。
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
幽林剪破清秋影,高手携来绿玉光。
深谢鲁儒怜潦倒,欲教撑拄绕禅床。

27 《筇竹杖寄僧》 唐·高骈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
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

28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29 《黄龙洞口道人送茶及筇竹杖》 宋·陈焕

露泣新芽九节筇,芽如雀舌节如龙。
烹来习习风生腋,拄上罗浮第一峰。

30 《谢张学士惠灵寿杖》 宋·许志仁

和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
雷公霹雳搜岩比,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起立僵如铁。
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31 《答静翁并以筇竹杖一枝赠行颂》 宋·周南

一筇九节添行李,用得人间处处尊。
只要上山行饱饭,莫将风雪打人门。

32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宋·苏轼

二年相伴影随身,踏遍江湖草木春。
擿石旧痕犹在眼,闭门高节欲生鳞。
畏途自卫真无敌,捷径争先却累人。
远寄知公不嫌重,笔端犹自斡千钧。

33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宋·苏轼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aa39。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34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宋·苏轼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
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35 《铁拄杖(并叙)》 宋·苏轼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

36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 唐·杜甫

楼上炎天冰雪生,高飞燕雀贺新成。
碧窗宿雾濛濛湿,朱栱浮云细细轻。
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37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 宋·陆游

轻坚芦竹杖,入用自龟堂。
挺节冰霜後,论交岁月长。
心空无宠辱,时异有行藏。
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

38 《僧允怀惠紫竹杖》 宋·张耒

轻坚滑泽节仍匀,上下柯山助老身。
他日天恩许归去,提携同踏故园春。

39 《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拄杖》 宋·欧阳修

玉光莹润锦斓斑,霜雪经多节愈坚。
珍重故人相赠意,扶持衰病过残年。

40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 关于节杖的诗词 描写节杖的诗词 带有节杖的诗词 包含节杖的古诗词(2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