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杖的诗词(267首)

41 《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 宋·曾几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无此君。

42 《已师竹杖》 宋·文同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
寻常出孤梢,上下分左右。

43 《邛杖次韵》 宋·洪咨夔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
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44 《次韵子瞻寄黄子木杖》 宋·苏辙

老至亦有渐,五十惟杖始。
行年日辰匝,幸免乡闾耻。
罪重疮难平,余痂未脱疻。
登山足犹健,不用扶儿子。

45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宋·李吕

常瞻南极画图中,寿相偏宜九节筇。
珍重阿戎来寄我,惭无林下老仙风。

46 《方竹杖》 宋·刘过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
荷蓧行随适,看山倚最便。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47 《方竹杖》 宋·朱翌

此君骨相一成矩,气禀坤爻六二全。
运用四方随手转,操持一节比松坚。
玉雕界尺疑同样,金作觚棱笑削圆。
见寄分司真得力,时将缓步与周旋。

48 《以灵寿杖寄汪内翰》 宋·朱翌

一枝灵木坚多节,千里逢人寄永州。
赐出汉宫尊子夏,封当大县庆邳侯。
衡山云散迎归骑,湘浦春晴更顺流。
欲往从公无羽翼,请携上座别愚丘。

49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 宋·朱翌

万木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
龙鳞未到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
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妨行。
使郡有惠怜衰薾,欲报惭非藻思清。

50 《箫杖歌》 元·杨维桢

空心劲草琅轩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51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 宋·韩维

万岁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
龙鳞未测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
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妨行。
使君有惠怜衰{上艹下尔},欲报惭非藻思清。

52 《禁烟节同子玉徐先生野步》 宋·强至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
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
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
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53 《题惟晤师斑竹杖》 宋·强至

蜀江濯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绿滋。
锦波一浸入竹肌,万洗不落斑在皮。
又闻泪点洒舜妃,遗迹渐染传今时。
搯不受爪滑可持,隐起高节无屈欹。

54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宋·陈师道

错节孤根劲有余,坐床须按起须扶。
一生用底今相赠,更问林间有此无。

55 《方竹杖和功远》 宋·李廌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56 《浩然子观筇竹杖》 宋·张继先

本是子猷园里枝,今朝他取手中携。
自怜高节虚无物,野外山行得共伊。

57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58 《次韵葛丞至节见邀踏雪》 宋·曹彦约

照人好语妙阳台,佳节相随七日来。
甚欲去陪桃竹杖,可怜消尽豆秸灰。
喜君天上星辰次,赠我人间锦绣堆。
小试平章和气动,他年台鼎要盐梅。

59 《寿藤杖行》 宋·王柏

君不见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诗夸紫玉。
又不见东坡惊喜铁铿然,灵寿曾为汉臣辱。
我有怪藤几千岁,老髯乳节雷斧斸。
古苔苍藓封护秘,风删雨剥枝干秃。

60 《次韵张子开教授游杖锡寺偶成》 宋·陈著

禅老慈悲下界愁,长诗招我到深幽。
人知晚节陶元亮,谁识初心马少游。
星月天高空绕鹊,江湖风恶不容鸥。
苦无十亩田堪舍,借得僧房饭几秋。

* 关于节杖的诗词 描写节杖的诗词 带有节杖的诗词 包含节杖的古诗词(267首)